分卷阅读211(2/3)

    一个梳着中分头的年轻人对温闳用力挥手,身后停着一辆崭新的德国牌汽车。他眉头松开了一点,他还以为他来到咸阳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就是来吃苦的,现在看来接待他的条件还不错。

    自打1929年年初表哥在陕陇两地赈灾以来,他已经足足有一年没有回家了。

    司机不耐烦的鸣笛,他们还不走,他就打开车窗远远扔了几块大洋,堵车的乞丐立刻转身去哄抢,车也因此可以继续通行。

    就连那些理工科的专家此时也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小声嘀咕道:“如果能穿越,我们可以把飞机大炮运回去打日本鬼子吗?”

    “温先生,这里,这里!”

    新电影,他即想拍的轻松愉快,又想富有教育意义,最重要的是,他想要从中传递革命思想,传递家国大义,传递给人民反抗的勇气。

    “先生,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结局是俗气的美满结局,这回起码不会叫好不叫座了。

    “根据平行时空理论,我们其实没有回到我们这个时空的过去,而是去了另一个相近的平行时空,所以我们没有改变我们时空的历史,这样也算是历史虚无主义吗?”

    ……

    很快,车就在赈灾委员会的位于咸阳的据点停下来了。他表哥现在在赈灾委员会领了一个委员的空缺,这不知道是多少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苦差事,偏偏他表哥当成了个宝,散尽家财来搞慈善,成为北平有名的冤大头。

    温闳实在是不理解表哥。他记得表哥向来精明,怎么现在却变得这么糊涂了?

    电影名他初步定为《万花筒》。世间百态,光怪陆离,宛如万花筒。

    “先生行行好,给点儿吧。”

    在最近的一封家书里,表哥说他现在正在咸阳修水渠。也不知道咸阳这种穷乡僻壤有什么好的,弄的表哥天天泡在这里,连家都不要了。灾民可怜,姑父思念儿子就不可怜吗?

    他矜持的和那人寒暄了几句,接他的司机就殷勤的给他拉开了后车门,他摘下帽子,坐上后座。汽车缓慢的在拥挤的人群里穿行,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十几个叫花子把车围了起来。

    “不得行,这就犯错误了,那叫啥来着,哦对,历史虚无主义!”

    这期间姑父不知道往西北寄去了多少家书,都没能把表哥喊回来。姑父平时事忙,实在是抽不开身,正好他刚从欧洲游学回来,就托他去西北带回表哥。

    所以在经过长久的思考后,乐景选用了后世的反穿概念,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儿,会在睡梦中穿到随机穿到不同身份背景的人身上,因此看到了迥然不同的世界一角。也正是在一次次的穿越过程中,他一点点打破命运的桎梏,拥有了幸福美满的人生。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这次来陕西,是带着任务来的。

    领导:“……我们先看直播吧。”一个二个的怎么都这么不靠谱啊!

    一楼被改造成了办公室,里面放着二三十张粗木桌子,穿着素色马褂的办事员们行色匆匆,和四周华丽的装潢格格不入。

    温闳从火车包厢走下来,带上宽边绅士帽,双手插兜走出了火车站。

    “当然不会。”温闳收回看向窗外的目光,漫不经心的问:“我听说表哥他们不是在这里赈灾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乞丐。”

    温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要把自己的表哥谢听澜带回北平。

    “不好意思,温先生,这些都是一群地痞无赖,希望不会影响您旅行的心情。”

    第146章 民国之大导演(59)

    乐景现在正在写自己的新电影剧本。

    温闳心中更是不屑。这个赈灾委员会就是个草台班子。表哥呆在这里,只会辱没他的名声。

    赈灾委员会占用了城里逃走富户家的空房作为临时据点。这个富户家的洋楼又像哥特式建筑又像巴洛克式建筑,不伦不类,看的温闳直皱眉。

    司机转动方向盘,回答:“嗐,其实现在已经比之前少多了,起码现在路边没有死人了。之前城外的村子里人都跑的差不多了,现在听说谢先生他们赈灾,人都跑回来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