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5(2/3)
刚来新疆的时候,因为兵团主张不与民争利,所以选择的驻地都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土地贫瘠,别说庄稼了,杂草都活不下去。
几十年后的春天,清脆的草叶会顶开粗糙的沙砾,荒凉的沙漠会变成茂密的森林。
他这个做弟子的,有义务要为师父师娘养老送终。
他们生于或山清水秀或经济发达的城市乡村,葬在荒无人烟的塞北沙漠。
但是啊。
然后便是现在,在多方人员的配合和支持下,乐景更是在这里开办了学校。多亏他这多年在北京和各地经营出来的人脉关系,让他才能拉来足够的经费和赞助,不仅得以用低廉的学费招收学生,还能给贫困生发放助学金。
新疆的生活虽然自由,但是很苦很累。他们兵团的这些人,就像那口号里说的那样: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打上全文完三个字,我心中感慨万千,拖了这么久,终于完结,虽然不是我想要的完结方式,但是这个结局是我想了很久的结局,正呼应了本篇的名字——无问西东。
这里生活着北京人、上海人、浙江人、河南人、山东人、东北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从心所欲,无问西东。”
乐景现在是兵团户籍。平时除了日常教学活动外,还要组织学校里的教职工开荒种地。
①少先队入队誓词
不过一年,就盖起了房子,也开辟了大亩良田。
(全文完)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里是塞外新疆。
窗外广场上,塔吉古丽戴上红领巾,对着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兴奋宣誓道:“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时刻准备着!”①
乐景描述完这一路的艰辛,又在信纸上写了一个但是,然后开始详细解说他们这几年取得的进步。
乐景刚到这里的时候,还要住在地下土窝窝里,每次刮沙尘暴的时候,整个人差不多都要被沙子活埋了。
他思索了许久,才一改往日的报喜不报忧,将他这一路来遇到的困难一五一十在信上告知。
信上只有短短一句话。
作者有话说:
而且新疆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头几年,乐景几乎每周都要留鼻血,身上的皮肤也是经常出现干裂。终年不散的黄沙,使他得了支气管炎。现在也没有CT机不能拍片子,但是乐景对自己肺的情况已经有了预感。
“在新疆等我们。”
但是……
虽然封建迷信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虽然汉民和少民时不时会爆发激烈冲突,虽然穷山恶水黄沙不绝。
在信的最后,乐景写道:
一个月后,在漫天的黄沙中,乐景咳嗽着拆开了来自北京的信。
沙尘暴年年来,农科院开始研究改良耐旱作物。每年,兵团都会组织大量人手植树造林。
他们都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要让塞外的黄土风沙变成绿水青山,让荒芜干裂的土地变成一望无际的碧绿良田。
很多一时热血上头跑来的知青都受不了这份罪,都哭着闹着想要回去。
我国从汉朝时就开始在西域实行了屯田制,一千多年间已经形成了成熟且全面的方案和流程,所以在经过最初的兵荒马乱后,很快一切就踏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