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3/3)

    而姜如安和刘小花回来没待两天又跑回首都了,两个月后,刘小花被安排带着牛翠花三人回到安市,在安市租下个工厂开始招人。也就是说如意服装厂拥有了两个货源,离安市更近的代理商再也不用风尘仆仆赶那么久的路去首都进货了,是一件好事儿。

    安市的厂子办起来后,刘小花又根据姜如安的指示给安市市政.府捐了一笔钱,用来帮助安市修路。安市只不过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市,在全国众多省市中并不怎么起眼,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嘛!

    收到捐款的市政府很高兴啊,麻溜儿地开始着手准备修路工程,同时还给予了如意服饰厂一定的帮助。

    ……

    时间一年年过去,随着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的人愈发多了起来,街道两旁的摊贩从零星一两个逐渐增多,最后放眼看去两旁街边都是推着小摊车的摊位,什么东西都有卖,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晚上更为热闹,市里最热闹的街道被称之为‘夜市’,一到晚上白天略显清冷的夜市就开始热闹起来,张灯结彩,其中卖衣服的摊贩最多,其次是吃食。大家伙儿下了班就来逛夜市,生活过的滋润无比。

    而这个时候,姜如安已经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把衣服代理商发展到了国外。

    国外和国内的货不一样,提供给国外的基本都是抹胸裙吊带裙小吊带等等,因为国外风气更为开放,更接受性感风格的衣服,赚外国人的钱可比赚自己人的钱更令人高兴。

    时间眨眼到了90年初,迎来下岗潮。

    很不幸,老姜同志是被潮浪席卷的其中一个,下岗闲在家后,老姜同志就有了大把时间催促姜如安找对象,因为她现在已经30多岁了,却连对象的影子都还没见着,这让老姜同志内心十分忧愁。

    即便姜如安早跟他说过自己这辈子并不想结婚。

    如果非得找对象的话,她觉得服装厂就是自己的对象!

    然而老姜同志压根儿没往心里去,下岗后一直琢磨着给她找对象相亲,嘴里还说着:“咋能不结婚呢,不结婚哪来的孩子,没有孩子你以后老了咋办?趁我现在还能动,你结婚生了娃我还能帮着带带。”

    姜如安被烦得实在没了法子,干脆抽空去福利院领养了个小姑娘回来,小姑娘因为性别一出生就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今年已经五岁了,福利院的生活比较清贫,小姑娘小小一个,身上基本没多少肉,唯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澄澈明亮。

    她给小姑娘取名姜甜,办好所有手续后带回家直接丢给了姜宏伟。

    “甜甜,这是你爷爷。”

    姜甜小姑娘嘴巴很甜,也不怕生,听她这么说立马甜甜地对着老姜同志喊了一声爷爷,把他吓得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问:“哪来的小丫头?你啥时候生的,咋都这么大了!?”

    “福利院领养的。”姜如安笑眯眯地回答。

    岁月没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因为经历过的事情给她带来一丝独特韵味,看上去跟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差不了多少。她伸手摸摸小姑娘因为营养不良稀少的头发,说:“你不是想带娃了吗,哝,带吧,我过两天要飞一趟国外,甜甜就交给您了。”

    姜宏伟:“……胡闹!!”

    老姜同志气得一连几天都没搭理姜如安,她也不急,让甜甜和老姜同志待了两天后就收拾东西带人飞到国外去出差了。一个月后回来,原本说她胡闹的老姜同志和甜甜关系好得不得了,祖孙俩一个和蔼慈祥一个乖巧懂事,她在老姜同志心里地位直线下降。

    早晨起床,老姜同志叫醒甜甜,等甜甜自己洗漱完毕,骑自行车带着小姑娘去幼儿园,途中买了两个肉包和一杯热乎乎的豆浆,笑眯眯地让她多吃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