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5)

    这天主教堂处在古街的下场口处,提及下场口,便一定会有上场口。何为场口呢?刘三哥自认为它来自剧场里的术语,由“上场门”和“下场门”引申而来,更详细地说,观众席面对舞台,你左手边的那个方向就是“上场门”,右手边那个方向就是“下场门”。演员都是从上场门入场,开始表演,然后从下场门退场。这两扇门还会标着“出将”和“入相”的字样,意思就是说,出场时生龙活虎,退场时安安静静。这磨西的古街也是如此,像三教九流大杂烩的舞台,从沟里采集的山珍特产经上场口入市,由商铺的店主们使出浑身的节数,花言巧语、讨价还价推销给外乡老客,再打下场口的三岔路口,往康定、泸定、石棉的方向运送。

    “我是亲眼所见,没得豁人嘛。”那人还不服气,高声反驳道。

    “豆是,都说是天主派来的,嘿摸久以前,他的哥子在丹巴传教还被打死咾,他也不记仇。”另一个头上也缠着白布条的队员纳闷道,“前些天来的共军说是马克思派来的,马克思和天主是一伙的嗦?那些下江人很仁义噻,对待老百姓可好咾,豆没得见过勒样当兵的。”

    “好咾,你走嘛,不要耽搁了去教堂哦。”看来是冲着杨柳的关系,斗鸡眼痛痛快快地给刘庆东放行了。

    “哦,是跟小嫂子一哈来的哟,也是信教的噻。”斗鸡眼上下打量着三哥,态度自然是和和气气,“信教我们支持哈,彭神父那人可是大好人,乐善好施,治病不收钱,我妈的麻风病豆是他给治好的,勒样的人世面上可不多咾。”

    那斗鸡眼也不客气,接过去大口地嚼着,吃得口里嘣嘣响,眉开眼笑地夸赞道“要得,要得,安逸慌咾”。三哥昨天买过青稞花花,和爆米花很相似,就是用糖稀把它们粘在一起,他不知道用小米做的味道如何,只感到青稞的甚是好吃。

    穿过敞开的木门步入天主堂,观其内部装修雅致,十二根顶柱上都有木制树叶雕花,望板上绘有色彩鲜艳的玫瑰花,让人恍惚置身于欧洲乡野小镇的错觉。使刘庆东很是意外,主坛上供奉的不是耶稣,也不是怀抱耶稣的圣母玛利亚,而是另外个圣女,三哥不是教徒,对宗教知识了解的不多,眼前的这尊神像他从来没有看到过。

    “对头。”斗鸡眼若有所思随声附和着,突然回过味来厉声训斥道,“杜大蛮,你的脑壳有毛病噻,共军共产共妻。支队长是归民党员,他说,蒋委员长发下话咾,共军搞赤化,要来抢我们四川人的地盘,你晓得表得?还替人说好话,狗往外头咬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是记者,住在街口姜家客栈的,跟他家幺妹杨柳去教堂做弥撒。”刘庆东刚才听店主说杨柳,方知漂亮女人的名字。他察言观色发现这女人与当兵的关系不一般,能在戒严的街道上任意通行,不受任何约束,想必是与这些人的上司有些瓜葛,于是他打定主意如此回答。

    第九章 教堂

    这里就是红军走过的地方,八十多年前伟人们运筹帷幄决定中国命运的会场喽,不对,应该是几天前的事情,抚摸着天主堂入口拱门的墙壁,似乎感受到先驱者的体温和气息,英明的决策和人格的魅力,不禁使刘庆东打心底里肃然起敬。

    “不要慌!没得狗在追你哟。”当兵的在后面喊着,他们发现了迎面站着的刘庆东,“看啥子!看啥子嘛?你给老子过来!你是干啥子的嘛?”

    青砖木瓦的教堂坐西朝东,几栋砖砌的房子围成个庭院,三层的钟楼为六角形攒尖顶,在四周高山的映衬下似一位胸怀博大的探索者,坚毅不拔,万难不屈。

    其余的保安队员也上来抢食,一大包花花瞬间就吃了个精光,老婆子转身又取来两包分给他们。可能是吃美了,一个头上戴着礼帽的家伙奸笑道:“老巴子,你的花花硬是味道不错哟。你要去买小米做花花,要得。但是你要再给我们一人一包噻,要得不?要得!勒该我们说了算,快去快回哦。”老头子回屋拿起布袋,急冲冲地买粮食去了。

    “是嘛,彭神父可是大善人,我家娃娃打摆子要死咾,是他给救活的。他说是天主派来的,好端端的法兰西美日子不过,来我们大山里,不娶婆娘,不生娃子,心甘情愿过苦日子,他图个啥子嘛?豆为了做好事,我是想不通呦。”黑礼帽把帽子推上去,百思不解地挠着头。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