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4)
“元敬大侄子所得对,当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每个热血男儿要以大明社稷、黎民性命为重,怎么能冷眼旁观漠然视之呢?而且,天都黑了,城门早关上啦,要在城外蹲一宿吗?嫩是俺的大恩银,俺还莫有好好感谢嫩呢。老二媳妇,快搂的,去张罗酒菜,为恩银接风洗尘。”王老爷子执意不肯放刘庆东离去。
“知斗了,爹。”胖女人爽快地答应一声,风一般地奔出了院子。
“嗨!嫩慢点跑,那是老二媳妇,还是老三媳妇?可拜摔着,看俺这眼睛也不给力,镜子也知不道丢到哪里去了?”王义士用手揉着昏花的双眼。
“爹,我还忘了,我把您的眼镜收起来了,本想出殡时一同给您捎过去。”老三守财从袖子里掏出那付水晶镜子。
第十章 军户王家
这王家大院是由几座相对独立的院子组成,院院相连,道道相通,堂堂相映,墙墙相贯,每个院子又是大院套着小院,多为砖石磊砌而成,紧固墩实、古朴凝重。
主人家陪着刘庆东在客厅里开席,杯盘罗列,鸡鸭鱼肉,做了一大桌子菜,极尽感激之情。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你来我往的交谈,协警这才弄明白了,自己穿越的年代是明朝,准确地说是嘉靖三十二年,当今皇上正是那个笃信道教、昏庸无耻采经血练丹、差点被绝望的宫女们勒死的朱厚熜,而当红首辅大臣是贪贿纳奸、结党营私、打击异己臭名昭著的巨奸严嵩。阁僚里有韬光隐晦、足智多谋、深不可测、王阳明心学的追随者、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忍字当头十余年,最终扳倒严嵩的徐阶。
这王家祖上也不是等闲之辈,在濠州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随信国公汤和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屡立战功,因此上**恩赐王家世袭登州卫指挥同知官职。一代一代传到王义士老爷子,他膝下有三个儿子,只因自己上了年纪,卸职归家,才由大儿子王守国接替袭职。
这卫是什么衙门?指挥同知又是多大的官呢?我们长话短说,朱元璋天下大定之后,参照唐朝的府兵制,衡量大明要害之地,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由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辖一千一百二十名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领一百一十二名士兵,百户所下设总旗两个、小旗十个。
卫所归各省都指挥使管理,各都指挥使又归京里五军都督府挟制。卫指挥使司,有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同知是副职,佥事是助理。这家的大儿子便是登州卫的指挥同知,那个唤作元敬的小伙子是指挥佥事。卫内又设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镇抚两人,其下属有经历、知事、吏目、仓大使、副使等。
卫所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按照比例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事,朝廷兵部任命将军,率领调自卫、所的士兵征战。
登州卫领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中前八个千户所,屯田一千二百余公顷,原属山东都指挥使司,因都指挥使司负责全山东的军务,过于繁忙,无暇顾及海防之态,于是明成祖朱棣在登州水城增设了备倭都司,下辖三营二十四卫所,以统领山东沿海卫所诸军,抗击倭寇之害。
自**遣派汤和巡视海防,于山东、江浙等地着力修建城堡五十九座,沿海岸遍置烽堠,形成了以卫、所、寨、司、墩五级结构为核心的防御体系,仅蓬莱一地就有解宋营、芦洋、栾家口、刘家旺四个百户所,六座墩堡及诸多沿海村镇之中的巡检司,巡检司只设少数弓兵,负责巡弋海疆。
“震儿莫有外银,俺老在寻思着,**禁海禁的对吗?”老官人看来是不胜酒力,几碗酒下肚,转瞬间满脸通红。
他话音未落,有个面相严苛的下人进来禀报,“老爷,有客人来投宿。”这个中年人三十几岁的光景,手里捻着一串念珠,看似菩萨在心、一心向佛之人。
老爷子不禁哈哈大笑道:“刚所莫有外银,就有外银来了,来找宿的。也是,眼下登州地面上不太平,据说有个倭寇头子叫做神风先生的,带着一伙海盗杀银放火,四处抢夺,搅得老百姓不得安生,夜道走起来危险啊。大海,把客银请到这里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