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1/2)

    后来彬王双腿残疾,皇帝才放下戒备,可心中对彬王依旧膈应的很,现在告诉皇帝此事是彬王的功劳,无疑是在给王府招惹祸事。

    吴将军一介武夫不懂,太傅还能不懂吗?

    太傅看着吴将军挠头一脸茫然丝毫没有听懂自己话里意思,深觉自己是在对牛弹琴。

    果真是武夫!太傅气得险些揪断自己的胡子。

    彬王妃在劫匪手里救人,又逃出魔爪负伤归来,如今得了赏赐,也就没人在意沈侍郎和离之事,最多在提起彬王妃时末了说一句沈侍郎的薄情寡义。

    得知彬王妃返京,受王妃恩情的官员子女纷纷携礼拜访。

    一时间,王府门庭若市。

    沈杨应接不暇,多亏有大管家帮衬,让沈杨意外的是,大管家带着邱秋一同出现,而邱秋对于王府内事务除了一开始的拘束,之后便如鱼得水,将所有事都处理得当。

    “王妃,邱秋姑娘是个很聪明,可否将邱秋姑娘放在属下跟前指导,假以时日会成为王妃的得力助手。”

    大管家为沈杨送上一杯热茶,他喝了一口,看向颇有主事风范的邱秋,点头应允了。

    “属下谢过王妃。”

    “管家客气了。”沈杨忽然想起一件事,“二管家近日怎么样?”

    “二管家在筹备聘礼,想必祭祖大典后就能举办婚事。”

    沈杨疑惑追问一句,“大典?”

    “王妃应该第一次参加。”大管家低声为沈杨解释。

    祭祖大典那天正是先祖立国创立大虞的日子,自此先祖将那天设立为祭祖大典,以祭祖先亡魂。

    简单来说,祭祖大典和沈杨现代的国庆有些类似,一个隆重、举国欢庆的日子。

    沈杨大致了解了祭祖大典,顺便和大管家提起自己院子里丫鬟太多的事,一个男子,身边太多丫鬟,听上去终归不太好,管家听言点头表示知晓,会为沈杨打点好。

    因为有了大管家和邱秋的安排,沈杨不必每个人都接待。

    太傅次女杨筠也来了,之前沈杨的一番话使她不敢直面沈杨,被母亲生拉硬拽来到沈杨跟前。

    “王妃。”太傅夫人携杨筠行礼,“您能安好真是福星高照。”

    沈杨目光扫过杨筠,后者面色一窘,低着头拘谨的很。

    “夫人无需多礼,举手之劳罢了。”

    “要的,王府两次救小女于危难之中,小小谢礼,不成敬意。”

    太傅夫人让下人将锦盒奉上,身边伺候的如弦替沈杨接过。

    “经此劫难,想必杨二小姐学到不少。”

    “自然。”

    太傅夫人和沈杨相视一笑,低头站在一旁的杨筠丝毫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二次出京是家中人谋划给她的教训。

    送别太傅夫人一行,沈杨又接待了长公主和十三皇子,惠平郡主的可爱活泼令沈杨舒心不少,不过长公主有话对沈杨说,很快就支开了惠平郡主和十三皇子。

    十三皇子临走前,冲沈杨挤眉弄眼,沈杨朝如弦使眼色,如弦立即跟着十三皇子一起退出前厅。

    前厅一时安静少许,长公主喝了口茶,放下茶杯后问沈杨。

    “你何时回京的?”

    长公主才不信沈杨是近日才回到京城,因为没有沈杨的同意,沈侍郎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同赵姨娘和离。

    既然长公主问到,沈杨也不打算隐瞒,长公主若是要查,早晚会查出来,还不如直接说出来,也能博个好感。

    “五天前。”

    “长行去找的你?”

    长行?沈杨听得一愣,长公主见状眉头微蹙。

    “长行是你夫君的字,连这个都不知道?”

    沈杨有些尴尬,“王爷从未说过。”

    “没说过你便不知道?身为妻子,居然对夫君丝毫不上心?”

    沈杨被说的哑口无言,连声应是。

    长公主也就嘴上功夫,说完就没多少气,她知道沈杨能在王府有立足之地,肯定是入了彬王的眼。

    长姐如母,何况按照长公主的年纪和彬王母亲的年纪差不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