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2/2)
“一路平安。”
沈杨没有跟着一起离开,掀开车帘往外看,祁衍跟前跪着的通讯员,而祁衍脸色沉凝,似乎感觉到沈杨的视线,偏头望去,眼神缓和了不少安抚沈杨的情绪。
祁衍抱得很紧,仿佛在怕怀中的人消失。
沈杨张张嘴,迟了半响才轻轻回道:
外面的风带着黄沙。
烈风中,衣诀飘扬,远去故人的身影在尘嚣、光辉中淡去,不曾回头。
这是他们前往边城的第三日,有了姜神医的照顾和祁衍的陪伴,沈杨的精神较比之前好上不少。
与此同时,西南被鞑靼攻破城池的流民聚集为义军,民心激愤,为皇帝迟迟不派兵增援而愤慨,他们流离失所将愤怒集中在皇帝昏庸身上。
祁衍很快回到马车,却没有坐下,两人视线相对,沈杨明白到了分别的时候。
车帘坠下,随着马车微微晃动。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滚滚尘沙中,马车队缓缓行驶在官道之上。
越靠近边城土地越荒凉,沈杨听着如心说的话,微微失神。
今天,一匹从西南方向的马匹赶来,祁衍让车队暂时停下,起身从沈杨身边离开。
说完,略显慌张的低下头,不想被对方看出自己眼中的不舍,耳膜微震听到动静,还未抬头就被紧紧抱住。
长公主手里的兵力除去为了进宫损失的只有一百出头,而之所以能有这些兵力,是彬王早早放在长公主的人,想必彬王对于七皇子和茹妃的叛变早有预料,不过长公主还是留了点心眼,没有把彬王妃已经被救走的消息告知。
前往边城的小道上,车轮碾过路面,扬起尘灰,马车里面坐着已经安全的沈杨。
御史大夫知晓这是彬王的安排后,心却悬了起来,如今的彬王已经不是年幼时需要他的孩子,御史大夫已经看不透彬王,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一步,待到彬王登基,他就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后路了。
“羊羊,去看看闻将军。”去看看我的外祖父。
骏马疾驰,尘四起。
消息源源不断传到大虞的每一寸土地,江山动荡。
马车车轮缓缓转动,继续往前走。
又十日,三皇子援军急行军到达京城,禁军大乱。
想必这个时候茹妃已经安全,之所以没有将茹妃带进来,是因为一旦茹妃作为把柄被她带进宫,皇帝就有机会压制这场叛乱,而西南的布局就有风险。
长公主忽然将脑袋沉入温水中,气泡上涌,长公主想起惠平郡主。
长公主和御史大夫分开后被皇帝安排的人带到一处宫殿清洗更衣,身体浸没在温热的水中,黑发飘散在水面上。
耳边的呼吸声沉重急促又灼热。
外面的马蹄声再度响起,伴随着猎猎风声。
那是祁衍最亲的人,替我多看几眼,多陪一点,还有——等我。
沈杨眼眶发热,放在膝上的双手紧紧攥着,克制着。
十天后,禁军攻入皇城,长公主带兵苦苦支撑。
外面有风吹了进来,阳光顺着被风掀起的车帘钻了进来,疏疏落落的映在那双琉璃般的眼眸中。
西南为大虞咽喉之处,不过两日就有大批流民冲击京城,突如其来的起义让三皇子和被围困的皇帝众人大惊之色。
第157章 平定(1)
但分别的又岂止长公主。
风声鼓动,盖不住聒噪的心跳声。
两人对望一眼,沈杨把车帘放下,情不自禁攥紧衣摆。
此次分别,将再无相见之时。
两人没有说话,像是在等对方开口。
沈杨手指微蜷又展开。
如此一想,御史大夫整个人苍老了许多,好在,自己的外孙与王府交好,他能够好好退位让贤。
沈杨忽然掀开车帘极目眺望。
“羊羊,我要走了。”
拥抱的时间短暂,沈杨手指展开,只触及空中翻飞的衣摆,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