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3)

    虽然他们生产队生产出了红薯王,但是他并不自己居功,而是全部归功给知青,同时也热情地分享,想着全部公社的生产队都可以种出红薯王来。

    “我觉得之所以会产生红薯王,第一是因为社长领导有方,第二个就是赵建军大队长执行到位,第三就是卫家屯的知青们踏实肯干,所以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大家伙看到了吗?赵建军大队长不愧是咱们公社的先进大队长,他首先想到的是大家伙,而不是他自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一起学习。另外我觉得赵建军的意见非常正确,我们应该将这个红薯王当成母本,培育出更多的红薯王来,而不能只是局限于眼前这一个。”公社社长最后采取了赵建军的意见。

    ......

    相比之前,偶尔会有一些村民去知青点,有的说上几句客气话,有的则是送上两个水果啥的。

    第20章 大队长初表心意   红薯获得丰收,知青们……

    这天村子里面的柳婶拿着几个鸡蛋来到了知青点,鸡蛋可是非常珍贵稀罕的物品,一般除了过月子和小奶娃可以吃上,其他人压根吃不到。

    公社社长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很显然他觉得这个意见很靠谱,也觉得赵建军很有胸怀。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苹果这些零嘴搁当时也算上稀罕物品,可以看得出一些村民当真感激他们这些知青。

    赵建军:“好的,社长。首先红薯王的主要功劳是我们生产队的知青,田地是他们开垦的,红薯是他们种植的,我和村民们期间只是去帮过几天忙,再者关于这个红薯王我建议可以将它很好的存放,然后将它培育成新的红薯苗,分发个每个生产队,让更多的红薯王产生。”

    社长听后点点头,但是表情并不太满意,最后对赵建军说道:“赵建军,红薯王产自你们生产队,你最了解情况,你来发表一下看法,同时给大家伙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村民来到知青点,自然少不了一番夸赞,说他们知青有文化有知识就是好,不像他们睁眼瞎,大字不识一箩筐,连用化肥都得先请教别人,生怕用错了,酱油瓶子和醋瓶子都得靠闻的,可比不上他们这些知青。

    “婶子来了!”王秀禾正好在院子里面打扫卫生,看到柳婶过来连忙将扫帚放在墙根,出来打招呼。

    南山坡的红薯已经全部刨完晒干,储存到生产队的粮囤里面。

    柳婶笑嘻嘻地说道:“小王老师啊,我有个事想请你帮忙,这不我家孙子嚷嚷着想吃红薯,还非得吃你们知青点的红薯,说你们知青点种的红薯又大又香,我寻思着可以用鸡蛋跟你们换一些不?”

    王秀禾他们也都会热情地招待,对于这些乡亲们的热情倍感亲切。

    红薯获得大丰收,村子里面的人也清楚这基本上都是知青的功劳,不过沾光的是整个卫家屯,毕竟现在是集体大锅饭,他们知青的红薯也是属于卫家屯集体。

    如果年纪大一些长辈喊他们这些知青的时候,就会加上个‘小’字,比如‘小王老师’、‘小贾老师’、‘小张老师’等等,这样既显得尊敬,又不会显得乱了辈分,还觉得有爱亲切。

    很多人还会尊敬地称他们知青为老师,比如王秀禾就称她为王老师,刘明就会称为刘老师,冯丽就会称呼冯老师,只要你是知青,统统都是老师。

    “社长,这个红薯王真是好,这真的是咱们公社的福照,相信一年会比一年好。”第一生产队的大队长说道。

    “我觉得出现这样的红薯王实属不易,应该将这个红薯进行解剖,切开看看里面的构造,进行仔细研究。”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