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3)

    赵建军鲜有的继续八卦问道:“你看到是哪个女知青了没?还有是哪个男知青?”

    大贵接着大富的话说道:“我跟哥都看到了,就是今天中午的时候,我们两个去北坡掏鸟窝,躺在树冠上休息,等着醒来就发现不远处有两个知青,一个男的,还有一个女的,然后就这样,大富,咱俩给大家伙演一演。”

    赵建军下工回到家里面,就看到自己的侄子在那里惟妙惟肖的表演着一些成年人才有的动作。

    距离虽然有点远,但是赵建军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知青’‘男女’‘对嘴’......

    赵建军大哥赵建国现在已经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大儿子叫大富,二儿子叫大贵,几个孩子相差不大,正是上蹿下跳的年纪,平时没事就喜欢下河游泳,上山掏鸟窝,特别活泼能闹腾。

    孰远孰近,村民们心里面门清。

    赵建军问完,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向大富和大贵,显然大家伙都想知道到底是谁跟谁那啥了。

    说完,大富就很识相地凑了过来......

    真是孩子多不知道心疼啊,大嫂是当真用力打亲儿子,侄子脸上立马脸上就起来红印子,就这还不过瘾,接着训斥说道:“学正经的学不会,学这些东西倒是贼快,还有模有样,怎么就不能将心思用在学习上,如果用上这些的半分功力,成绩肯定也能达到及格。”

    上次种植红薯实属无奈之举,因为错过了种水稻的季节。这一次,王秀禾开垦的南山坡也全部种植上水稻。

    大嫂愤怒地说道:“你说别人就说别人,乱扯我跟你爹干啥?”

    “你们瞧瞧,这些知青实在是太能折腾了,这片山坡种红薯种的好好地,为什么不一直种红薯呢,非得种上水稻,真是不知道他们脑袋瓜咋想的呢?”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成年男子,这些词结合在一起他立马秒懂。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人家知青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大队长非常理解和感激,自然不能让人家受委屈;再者就是他们大队长非常尊重文化人,所以平时都很愿意听从知青的意见。

    “名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女知青是那个胖乎乎的,脸圆圆的,眉毛这里还有一颗痣,男知青就是特别文秘的那个,上次他还在公社演出中吹竹笛呢......”大富继续在那里跟大家伙说着,赵建军听到这里已经离开。

    这不两个侄子上山的时候就看到了少儿不宜的一幕,回到家里面就跟家长们八卦起来。

    “大富,你刚才说谁呢?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叫‘对嘴’吗?”赵建军故意跟大侄子说道。

    “这片地都是人家知青开垦出来的,人家想种啥就种啥呗,咱们哪里有权力过问,再者大队长竭力支持那些知青,咱们也插不上话。”

    “别看我小,我可啥都懂呢,我之前就看到爹娘抱在一起......”还没等大富说完呢,大嫂就一个大巴掌呼在他的后背上,痛得他顾不上说话,直喊疼。

    只要不傻都能看得出来,他们的大队长赵建军非常尊敬这些知青,也非常支持知青们的工作。

    “娘,你打我干啥?!”

    尽管红薯大丰收,但是在村民们的心里,他们更感激的一定是大队长赵建军,第二位感激的才是知青。

    “啪”又是一个大耳刮子过来,呼在了大贵的脸上。

    虽然觉得不可能是王秀禾,但是心里面还是有些担心,从来不关心旁人八卦的赵建军,也走过去假装若无其事地询问起来。

    总之如果不是他们大队长护着,这些知青真的折腾不起来。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