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1/2)
谢文长耳朵灵,把眼睛一瞪,握着纸筒的手又举了起来:“你刚才说什么?”
谢承刚一个箭步远远跳开,嘻皮笑脸没个正形的:“我说你的官大,你说的话都作数!明天你就好好跟你的同志们相亲相爱吧!”
说完就一溜烟地跑回自己房间去了,留下谢文长一个人在书房里吹胡子瞪眼睛的。
第二天的会上,果然列的有关于试点承包的议题。
杨正德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提了一个草拟方案出来:“……试点承包旨在激发企业活力,减少财政包袱,所以我建议,重点是把几个亏损的企业放出来搞试点。
原有的管理出不了经济效益,我们就找能人过来嘛,敢立下军令状过来承包的,总还是会有几板斧的……
第一个建议试点承包的企业是皮鞋厂,皮鞋厂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是什么情况,相信各位领导都看在眼里……”
皮鞋厂的情况确实非常不容乐观,款式过时,销量上不去,机器老旧,现在工资的发放全靠银行贷款。
如果有谁站出来承包,几个领导都恨不得说一声“阿弥陀佛”。
“……承包期限暂定五年,工人的工资
皮鞋厂五年的承包价快跟白送差不多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符兰英提了个意见:“这个承包价是不是太低了?”
杨正德不慌不忙地看向她:“这只是五年承包期内对工厂的使用权,不是所有权。
当然如果符县长那里能够有合适的承包人选,提高点承包价也愿意拿下来就再好不过了。”
符兰英看了杨正德一眼,闭了嘴。
她可不认识什么能一力回天的能人,只是反对而提不出什么可行性意见的话,未免有捣乱之嫌,所以想了想,还是算了。
提出的第一个试点承包企业很快就在会上决议通过了。
我们也要充分相信同志嘛
杨正德清清嗓子继续说了下去:“第二个建议试点承包的企业是制药厂。
制药厂早几年是明星企业,但是这些年随着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市场份额被市制药厂大大挤占,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亏损了。
再这样下去,很快又会是第二个皮鞋厂,所以建议把制药厂列入承包试点,及时——”
谢文长咳了一声,打断了杨正德的话:“老杨,我插你一句话。”
抬手把夹在笔记本里的一沓信笺纸拿了出来,分送给在几位,谢文长才说了起来:
“昨天快要下班的时候,制药厂一位年轻同志给我送了这几份材料过来。
本来想上班后就给你们几位送一份,忙着开会的事,我一时也忘记了,幸好听到老杨提起制药厂,我想起了这一茬,这时候送给你们也不晚。”
符兰英看得最快,“哗啦”把那几页材料一抖:“老谢,这材料上写的,制药厂已经研发成功了一种叫‘环丙沙星’的抗菌新药,如果投产的话,绝对会带来巨额效益,这是真的吗?”
施洪看得慢些,听了这话抬起头看了谢文长一眼:“药都研发出来了,怎么没投产呢?”
谢文长不慌不忙地一样样解释:“昨天送材料过来的,就是制药厂的技术员,姓宋,叫宋文平,新药就是他研发出来的,已经送审通过了,因为这个,工业局还给他发了六千块奖金。
老杨,工业局是你管的,发这么大一笔奖金,他们给你汇报了没有?”
杨正德眉心微跳,想了想答得有些含糊:“似乎是有这么一回事,可能是忙的时候找我来批的吧,记不大清了。”
“这笔钱数目这么大,打个电话问下工业局,很快就能查清了,我想,小宋也没那么蠢,会在这上面来骗人。”
谢文长笑了笑,话音一转,“也就是说,这种新药的成功研发,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不是看到了新药的价值,工业局会发那么大笔钱?
至于为什么还没有投产,这材料上面也写得很清楚了,试生产时发现原材料被人以次充好,出了岔子了,结果药没试生产出来,厂长高成功还给先拘留起来了。”
杨正德的目光落到材料后面那页纸上,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老谢,这材料上写的高成功的爱人为了保护她自己的弟弟所以诬陷高成功?
这也太扯了吧!一个女人,嫁都嫁过来了,还会为着娘家弟弟让自己丈夫背黑锅?我看不大可能,该不会是写这材料的人别有用心吧。”
“是不是别有用心我不知道,不过这上面列了几个证人,我们为了考虑全面,不妨把这几个证人都找过来问一问就知道了。”
谢文长这么一说,杨正德立即发现自己刚才说的话偏题了,连忙想纠回去:“这事可以以后再议,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制药厂试点承包的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