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1/2)

    潘易一边说着,一边就走进去在付元琛旁边坐了下来,接过了他手里那本外文杂志看了起来,才看了几行,就皱紧了眉头,

    “付老师,你这是医学专业的啊,那还真对不起,我没那金刚钻,可不敢揽这瓷器活儿,这专业术语我要给弄错一个,那就错到十几条街外去了。”

    别以为会英语就行,各专业有各专业的术语,不是业内人士,那是真的跟看天书一样。

    潘易可不会不懂装懂,一脸抱歉地把那本医学专业杂志递了回去。

    去年的周刊

    付元琛很有些遗憾:“这本杂志是好不容易才托人带回来的,我还想研究下国外最新的医学前沿技术,看来还得忍着,等回去了再找人帮忙。”

    搞科研的人就是这样,明知道宝山就在自己手里,愣是临门一脚因为没钥匙开不了那山门,那叫一个抓心挠肺哟!

    瞧着付元琛那副丧气样子,安幼楠深有同感,想也没想就开了口:“付老师,给我看看吧。”

    “你?”付元琛惊讶地看了看安幼楠。

    这姑娘太年轻,看模样就算在读书,那也还是个学生,咳咳,可能还是个中学生。

    去京大外语系当讲师的潘易都不敢接手,这姑娘咋就这么大胆子?

    可别是会几个ABCD,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吧?

    付元琛捏着那本好不容易才托人从国外带回来的医学杂志,很不愿意递出去。

    潘易看了安幼楠一眼,想到这丫头法语都懂,试着问了一句:“小安,你知道这是什么杂志?”

    “《TheLa》,Elsevier公司出版的。”安幼楠瞄了眼那本《柳叶刀》的厚度,“这是最新的周刊吗?”

    一听安幼楠说出是《柳叶刀》,付元琛捏着杂志的手就有些犹豫不决了:“不是最新的周刊,是……”

    他把杂志合了过来,亮了亮封面。

    安幼楠“咦”了一声,看了付元琛一眼:“这是去年的周刊啊……是这期周刊里有什么新技术介绍?”

    付元琛明白那一眼的含义,虽然有些窘,还是认真给安幼楠解释了:

    “最新的周刊我们国内很难弄到,去年的这本还是好不容易才托人带回来的。”

    安幼楠瞬间了悟。

    原来不是付元琛知识更新落后,而是这一段时期,西方一直对华国进行技术封锁,很多好东西,在国外轻松就可以拿到,想弄进国内,却是千难万难。

    《TheLa》有周刊和半年专刊,可一年都过去了,付元琛却连本半年专刊都弄不到,只能弄到一本周刊。

    看日期还是去年年初那会儿的,离现在都一年多快两年了……

    哪怕明知道自己的祖国今后会越来越强大,安幼楠这会儿心里也挺怄气的,伸手把那本杂志拿了过来,直接翻到了刚才付元琛看的地方:

    “付老师,你有什么地方不懂,我可以给你翻译。”

    医药不分家,她学的药学专业因为随时紧密联系医学专业,所以专业术语她是都学过的;论精通,英语过专八在这方面也未必有她这么精通。

    她的语态太自然,付元琛下意识地就给她点出了自己没弄懂的几处地方。

    安幼楠一条条给付元琛连翻译带解释说明的,完全是随手拈来。

    虽然里面的技术在安幼楠看来都是属于淘汰类型了,但是在现在,却是顶尖的前沿科技。

    即使是去年的周刊,在国内依然是很多学者趋之若鹜的好东西,看到付元琛两眼放光的样子,安幼楠心里很有些不是滋味儿。

    付元琛之前还有些将信将疑,被安幼楠这一番翻译带解释,原来不懂不通的地方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心里简直跟大夏天灌了杯冰水一样畅快。

    捧着那篇文章仔细又读了两遍,付元琛长吐了一口气,看向安幼楠的目光立即热烈起来:

    “安同志,你现在是在哪儿工作?有没有兴趣来我们S大,我可以跟我们系领导报告,先给你安排一个助讲的职位。

    你放心,助讲只是第一步,以你的本事,以后一定可以很快就评职称的……”

    安幼楠看了潘易一眼,笑笑摇头:“不了,我还要读书呢。”

    付元琛不是那种牛皮糖的性子,也不喜欢强人所难,见安幼楠只说了这么一句,明显不想再说下去,也不再纠缠了,取出纸笔刷刷刷写下了自己的联系地址和电话:

    “安同志,这是我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如果你来S市这边,记着给我打电话,我毛遂自荐给你当向导。”

    末了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不知道安同志方不方便给我留个地址和电话?

    如果我以后有什么疑问不懂的,能不能再来跟安同志这里请教一二?”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