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1w+)(3/7)
华灯初上,还未到宵禁时分,徽州城中处处熙攘。毛虎兴冲冲进了酒楼,孟开平却被路边一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注意。
桃木剑,辟邪挡灾,斩鬼纳福。天完徐,濠州郭,红巾香军莫来扰
那小贩一边吆喝,一边低头削刻着物件,孟开平饶有兴致地走了过去。
这桃木剑护身符怎么卖?他随口问道。
五文一个,十文三个。那小贩头也不抬回道。
孟开平拎起一个细看,忍不住嘲讽:就这么个小物件,能抵挡千军万马?
闻言,那小贩终于抬起头,仔仔细细打量他一番,旋即不紧不慢道:郎君好武艺,有腰间三尺以自保,百姓们手无寸铁,只能以桃木求心安了。
孟开平怔住了,下意识摸了摸腰间,心中顿时一紧他今日分明未曾佩剑。小贩见状便解释道:郎君莫怕,在下也曾习过几年武,只是后来荒废了。
习武之人眼力非凡,身形吐息一辨可知。孟开平恍然,松了口气道:幸会,原来是同道中人。敢问阁下,我有位好友即将入场科考,不知此物能否为他添一丝气运?
入场科考,那必得拜一拜文殊菩萨,郎君不如去趟长庆寺?听说那里的护身符灵验得很哩。小贩也是个厚道人,提醒道:只是莫要赶在明日。明日初一,有位贵人前去敬香,闭寺一日。
闭寺?孟开平皱眉道:谁家这么大排场?
小贩摇了摇头,重新捡起手边未完的活计,嘟囔道:还能是谁家?自然是咱们那位总管大人家。
*
码头处,渔船内,孟开平等了许久才瞧见吴九和二狗的身影。
一群狗娘养的!吴九进了船,将一包烧鸡拍在桌上,狠狠骂道:出门没看黄历,竟遇到群公子哥儿手下的家奴,不准咱们买,全给卷走了!
二狗解了包袱叹道:兄弟们凑活着吃罢,谁教咱没人撑腰呢。
孟开平心里揣着事,也郁郁道:明日恐怕求不来签了。听说总管家小姐要去上香,长庆寺闭寺,不接待外客。
此言一出,简直是雪上加霜,约好的事全被打乱了。少年们皆义愤填膺道:什么世道,她上她的香,咱又碍不着她!
行了,你们可别在城里闹腾,气性再大也得忍着,这世上的不平之事多着呢。明日去不成寺里也罢,节时江上有龙舟可看,照样热闹一日。
阿毫他舅忙了大半天,此刻正立在船头佝着腰收桨。说话间,他点了点孟开平,朝众人使了个眼色这小子的爹可是府衙的通缉犯,徽州城内不比昌溪,一旦闹腾起来多半要吃亏。
阿毫也忙劝慰道:大家好不容易进趟城,莫要为此事烦忧。心中有佛,不拘小节。今日我禁酒禁荤,明日再于寺门外跪拜一番,也算全了此行。
他不吃,众人可饿得不行,牢骚几句也就把这点儿不快抛在九霄云外了。
一番酒足饭饱后,月洒清辉,江上传来阵阵弦声。
谁在唱曲?
是花船上的歌伎。
一听这话,少年们都坐不住了,纷纷跳出船舱张望。远远的,数条画舫缓缓漂过石桥下,红纱粉帐,衣香鬓影,悠扬婉转的曲调并着勾人入骨的嬉笑声顺江而来。练江两岸的小楼,不知何时也亮起了朦胧烛光,其上有不少秀丽女子倚栏招袖,眉目传情。
曲江花。宜春十里锦云遮。锦云遮。水边院落,山下人家。茸茸细草承香车。金鞍玉勒争年华。争年华。酒楼青旆,歌板红牙。
阿毫吟了首秦观的《忆秦娥》,不禁感慨万千:不知那金陵城中的秦淮风月又是何等景象。
毛虎没法出口成章,只愣神喃喃道:等有了银子,咱也要把家搬到城里来
还要娶个漂亮媳妇。二狗眼巴巴接道:这城里姑娘就是标致啊,瞧那小脸,那身段
孟开平一巴掌拍在他脑壳上,嫌弃万分:擦擦口水!
二狗一个激灵回过神,赶忙用袖子胡乱抹了把嘴,扭头问吴九:哎,听说你娘已经帮你订亲了,那姑娘长啥样?
吴九挠了挠头,心烦意乱道:订了,就隔壁村那个兰芳,我娘只说她屁股大好生养,鬼知道长什么样。
少年们顿时不怀好意地哄笑起来,有人酸溜溜道:你白日里出去干活,夜里熄了灯钻进被窝里都一样,能生儿子就行!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