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2)
街上年味儿很浓,街道上满是张灯结彩的,挂拉横幅的,放眼下去,一片红火。
孟养觉得自己丢脸丢大发了。
三分钟后,刘稚经过杨树。孟养又往前探望了些。
完成了交接事宜,刘稚从包里拿出了一罐秋梨膏。
孟养撑着胳膊,立在窗户边观望。
刘羿给刘稚打了视频,视频里一家人围坐着,吃的就是刘稚心心念念的那种饺子。
刘稚朝她挥了挥手,不自觉地扬起了嘴角。
“姐,我们也吃的饺子。”刘羿沾了点醋,切了镜头展示给刘稚看,“想吃就记得明年早点回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想什么来什么。
到达附院时刚好八点整。
孟养停了她的话,心里有些酸涩,“我晚上给你送餐。”
孟养傻愣愣地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放下窗帘。
今天的工作餐确实丰盛,中午食堂就下了饺子。
一个上午就这么匆匆忙忙地过去了。
刘稚又在装小灌的袋子立摸到一把金色小药匙,这么小的勺子刘稚也是第一次见。
“不用了,附院除夕夜工作餐很丰盛,好好陪着你爸妈。”刘稚将围巾围好,指节搭在门把手上,“我走了。”
这声熟悉的乡音像一记重锤,敲打在刘稚本就不稳固的心理防线上。
同是过节,各地的习俗大的相同,小的各有特色。
老总见老总,两眼泪汪汪。
姥姥眼睛看不清,握着手机却不知道该看哪里。
刘稚喜欢猪肉芹菜馅的,食堂没有。
孟养本来准备中午给刘稚送餐来着,有了早上那遭,没好意思来。
奶团急匆匆地迈着小短腿到门口,喵呜了一声。
刘稚搁下筷子,看着手机屏幕。
“姐在这里,姥姥你看这。”刘羿指着屏幕。
包饺子也是,首都的和家乡的包法也不一样。刘稚爱吃的那种是像个卷儿一样连接两头。
她挖了两勺秋梨膏到咖啡杯里,混着温水化开。
“姥姥。”刘稚叫了声镜头里的老太太。
她纠结了一会儿,又重新拉开窗帘,没成想,刘稚仍立在原地。
“小稚啊?”姥姥唤了刘稚一声。
科室排班、手术排班、安排实习、安排会诊……
刘稚遮住了眼睛,片刻后拿开了。
刘稚打量着这个罐子,托在手心转了一圈,实在没想出来孟养到底是哪里整来的这么小的器皿。
刘稚矮身,摸了摸毛孩子的脑袋,推门而出。
一个除夕值班,一个大年初一值班,半斤八两。
繁忙的一天从排班开始。
孟养不准她直接用勺子挖着吃,只给了她小小一罐,让她泡水喝。
刘稚的脚步忽然顿住了,她抬首,视线刚好与孟养交汇在一处。
“姥姥也在!”刘羿拿着手机拐到了姥姥旁边。
今早头发扎得不怎么好,刘稚一直觉得脑袋上有什么东西揪着。等红绿灯时,刘稚解开头绳,重新理了一遍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