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4)

    那么让一个王朝向着海市蜃楼扑去,却终于在到达时只有满目黄沙空等着渴死,她就是千古罪人。几乎每一个帝王都会遭遇这样的抉择,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宁愿自戳双目得过且过,谢祯正在做决定的关键时刻。

    蓝蔚忍不住要推她一把,本已经把自己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记忆从脑子里挤到嘴边,却还是改了口:“民间奇士辈出,只是士农工商,工的地位不高,又不及商能来钱,只要能改变这一问题,何愁不能成功?”

    她还是怕谢祯忌惮她借尸还魂的事情,必须先想好托辞才能说出来,可谢祯太聪明,一旦露了现代的口子,她就要用千万个谎言去圆,最后的结果十有八九还是被谢祯戳穿伪装。

    但怕什么来什么,谢祯突然直直看着她:“你信这世上有超越时间的人吗?”

    “超越时间?长生不老?我不信炼丹……”

    谢祯难得打断了她的话,迫不及待道:“是从未来回来的人,也许是有特殊工具还是怎样,关键是他们会知道未来的发展。”

    “你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吗?”蓝蔚看到她提到这话题有点激动,更加忧虑,“如果有你要怎么办呢?”

    “令他的记忆化为我燕朝前进的助力。”谢祯说,前半句说得铿锵有力、踌躇满志,倒摆脱了老气横秋的惯有面目有了点热血豪情似的,但转瞬她就冷静下来,“只是这种人来路不明、难以揣测,如果他正好是个蒙古族人,就得多加小心了。”

    谢祯是觉得自己情绪上头,走到仍端着水盆的一水身边,扑起水往自己脸上冲了冲:“我着相了,借助外物终究不可靠,我觉得可以先建一个天工院,以编纂工技大典为借口,聚集工科巧匠享官俸,配合翰林院编书。”

    蓝蔚决定闭嘴,毕竟谢祯的计划听上去比她靠后世经验想到的东西要有针对性、实操性得多——天工院,听上去是会发展成像现代的工程院那样,还能评个院士啥的。

    这样一件路上的小插曲,让谢祯有了新想法,并为此忙活了几天。蓝蔚便替代了桂彦良等人的位置,替她参详,但更多的像是作为一个听众,让谢祯在做决定时感觉不那么孤独。

    令蓝蔚最惊讶的是,关于建天工院需要的银子,谢祯竟然说不必操心,因为她六月份赶回去要做的事情,正好能为天工院省出一笔够用的开支,连地儿都能腾出来,这让蓝蔚怀疑她是不是早有成算。

    二月中旬的安徽,正是大雪压境的时候,谢祯在军营前与负责讲武的中都留守司正留守黄琛略作交谈,然后就进营驻扎了,封地较近的康王已到,听说她到便来拜见,与上次宫宴较来,二十岁的康王并没有太多变化,谢祯便先就喜事开了口:“听说我添了一位小侄子?”

    康王应是,又说父皇叫自己来让谢祯取名,谢祯当然表示荣幸,却也不拘,沉吟一会儿说:“木字辈的话,尚且只有两个孩子,日后都是我燕朝栋梁,屋上横木称为桁,不如就叫谢桁好了。”

    “谢皇姐赐名,希望这小子不会辜负皇姐期许了。”

    康王没再起别的话题,谢祯也就只延伸到了产妇:“只心疼康王妃,刚刚生产便与丈夫分别,该多做抚慰才是……王妃似是南方口味,我先让他们把我宫里做淮扬菜的厨子送去你们封地,剩下的还要你自己多多操心了。”

    康王和谢祯又来回客套一番,便告辞了,谢祯虽与他年纪相仿,可康王刚懂事的时候郭天惠就出了事,谢祯就被交给宋濂没日没夜地学习,感情不比伴读还有秦王深。

    所以康王坐了半天,也没质疑过为什么蓝蔚要一直守在谢祯身边,因为他小时候也习惯了谢祯有个这样的跟班,就像蓝蔚也不奇怪无声人似的一水常常在谢祯身边的角落里待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