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4)

    谢祯对蓝蔚抓的重点略有些赞许:“不错,所以要想办法聚拢,你有什么办法吗?”

    那可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廷杖,且不说去衣示众有多么羞辱,不留残废活下来的,全明又有几个?

    谢祯“哼”了一声,像是真的恼了,可她顿了一会儿,最后说话的声音却放得轻缓:“怎么舍得。”

    第12章 长宁十年(9)

    换句话说,朱元璋也不是没脑子的君主,他能把这事搞砸,换到同时间和几乎同背景下的谢祯,要在五年内把纸钞推广得毫无隐患,是不太可能的。而跟让天下百姓再多等几年比起来,谢祯受廷杖更要命。

    蓝蔚开始陷入沉默,谢祯见她没话说了,微微叹了口气,向后仰靠在椅背上,看着天花板,不知又在思考什么事情。

    谢祯看到蓝蔚渐渐变了脸色追问她纸钞的事情,本来不想多说,但蓝蔚的表情太过着急,她就简要讲了两句:“父皇认为铜银毕竟是民间主流货币,印钞不能完全代替,所以我提出收集现有铜银作储备,大面积推广纸钞。”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蓝蔚脱口而出:“殿下也打我就是了。”

    蓝蔚半懂半不懂地弯腰低下了脑袋,就感觉谢祯的手搭在了自己脑后,然后她突然用力,狠狠揉了几下,硬是把蓝蔚的头发全揉乱了,才说:“既然我这么喜欢你,你用一辈子报答都不够,怎么敢与我顶嘴?”

    但蓝蔚的脸都憋红了,也没说出一句直白的话,酝酿了好久,自作聪明地迂回道:“既然殿下不舍得,那么我可不可以推论,相比皇上对殿下的恩荣,殿下对我的喜欢还更甚些。”

    “二十万两。”谢祯不需要蓝蔚追问,就报了另一个数字,“市面上大概有两千万两银,但银并非主要货币,而铜钱大约五千万枚。这只是估计,毕竟唐宋银钱遗留至今,或许铸成佛像的、埋进土里的都占了很大一部分。”

    “所以国库里现在没有足量的铜银是吧?”

    “你不必担心,诚思在四川已经在试行她的方案了,你既然想做天工院就大胆去做,不要为了别的事情伤脑筋。”

    其实蓝蔚对谢祯说的宝泉局的事情也很在意,甚至想马上调转枪头去帮谢祯弄纸钞的事儿,因为历史书也从来不会忘记一个重要事件——纸币制度是在明朝中期流产的,且在洪武后期就贬值严重了。

    “请问殿下,我朝一年能产多少银?”

    话出口,蓝蔚就想给自己一个耳光,这说的什么话,提长宁帝简直就是往谢祯心口捅刀,虽然她很想让谢祯认清现实,不要单方面陷于对父亲的孺慕中,但不是这个时候,也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谢祯这么温言的时候,蓝蔚觉得心里更堵了,她已经能感觉到,自己一辈子,也抹不掉谢祯眉间的细纹了。蓝蔚喜欢的人,将用全部心力治其疆土、爱其子民,这是世间最累的事情。

    沙盘对抗和马上演练,谢祯要三个月达到长宁帝的目标,自然很快就让诸王皆不及了,即使她仍然拉不开康王能拉的强弓,但谁心里都明白,强弓从古代到现在,都是炫耀力量的物件而已,战场怎么会放着弩炮不用而用强弓?

    假使仅按产量发行宝钞,根本不可能完成流通银两的聚拢,蓝蔚意识到谢祯除了工业人才,同样需要经济人才,毕竟她自己只是修了些经济课程而已,要真的在货币制度上动手脚,她恐怕会沦为王莽。

    在一件件事的处理与探讨中,冬装除了、春装换了,渐渐身上的就只剩薄衫了。谢祯黑了不少,不过她出京前太白,现下还不比小时候那黑瘦的劲儿。

    谢祯伸出右手,向蓝蔚招了招,蓝蔚不知道她什么意思,她便开口:“头伸过来。”

    她这句话说得太和缓,连带着刀锋似的目光都放柔了,轻轻扫过蓝蔚的心头,让她几乎以为是情人间的低喃,甚至想就地表白。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