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2/3)

    任飞鸿虽然官位小,分量却不轻,听得其他大臣赞扬皇帝天命所归,所以大周才会五谷丰登的时候,摇了摇头,道:“不止如此,东南二地谷物丰收,皆是出自上意。”

    温晏然闻言,将纷杂思绪按下,笑了笑:“有劳兄长关怀。”让身边内官给自己倒了杯葡萄汁,又道,“国师也不饮酒,给他也倒点果子汁。”然后举起酒樽,跟对方虚碰了一下。

    温惊梅注意到这一点,猜测皇帝多半是累得,开口劝了一句:“陛下近来纵然操心国事,也该善自珍重。”

    支线任务[千秋长乐]结束,玩家成功存活,祝您游戏愉快。]

    她毕竟是皇帝,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很多时候只是随口提一句,便由让下面人自行办理,当初东部马草的事情也是一样,温晏然只想着先让地方安定下来,方便她收拢权力,所以给了一些宽和的政策,却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连锁反应。

    第142章

    她回京之前,曾听东地人说过今年粮食长势不错,当日便忍不住有所怀疑,但又不敢确信,毕竟天子再聪颖,又怎么会连农事都如此了解?直到今日才终于确定下来。

    更有消息灵通的人表示,他们确实曾经听闻过,皇帝曾在西雍宫中种植过谷物。

    过完生日后,系统又刷出了一条对温晏然来说基本没有作用的提示——在《君王攻略》中,天子寿诞之所以被设置为一个颇有存在感的支线任务,是因为在相关活动上的耗费太多太少,或者展示内容不恰当,都容易造成玩家威信值降低。

    任飞鸿分析得有理有据——若是东地的事情是巧合,那南地的事情又如何解释?两边都是奉天子的命令行事,又都得到了粮食增产的结果,自然绝不可能只是运气。

    旁人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对方是天子近臣,又曾被派去东地平叛,多半也参与了事后的生产恢复工作,连此人都说是出自上意,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温晏然虽然遭到了南地跟东地的连环暴击,幸而西边跟北边都没出什么幺蛾子,等朝贺的环节终于结束后,便进入到大部分人喜闻乐见的赐宴阶段。

    在威信数值超过70之后,温晏然基本已经能让朝堂中的大臣遵照自己的旨意行事,不过平日里终归还是有御史上书劝谏,然而等圣寿过后,类似的奏章便明显变少。

    宫中御膳距离现代的烹饪水平,其实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但与最开始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都十分欢畅,唯有天子本人,只动了几筷子,似乎有些食不甘味。

    大臣们瞧见皇帝此刻依旧是一派端肃的模样,并没有因为得到好消息而表现得太过激动,只觉天子委实稳重。

    [系统:

    ——所有人都没考虑过温晏然不高兴的可能,毕竟粮食增产,百姓富庶,是连厉帝都一定会感到喜悦的大好事。

    这关她什么事,她怎么就英明神武了?

    温晏然看着阶下的大臣,忍住了想按太阳穴的动作,反思了一下,觉得会出现这种不幸的情况,还是因为奏折还是批得不够仔细。

    大臣们虽然不知皇帝如何通晓的农事,又是如何做出的安排,不过他们当时也都不晓得皇帝是如何通晓的兵事跟算学,也就不足为怪,想来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不但生而知之,还知得格外全面。

    此前典无恶等人选了承州作为谋反的起始点,自有其缘故,承州良田多,哪怕仅仅是这一块地方增产,除去正常消耗外,便能得到不少余粮,朝中大臣们算明白账后,更是一齐起身,称诵天子英明神武。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跟人对饮,底下自然更是觥筹交错起来。

    而且她当日就内迁降卒粮食消耗的问题询问过皇帝,得到的回复是“并不妨事”,假如皇帝不是已经安排妥当,确定两地粮食的产量都会上升,又怎么会毫不在意修建运河的食物消耗?

    以昏君为目标的温晏然一时间也难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温晏然:“……?”

    温晏然面无表情地靠在御座上,苦中作乐地想,还好自己今日不用站着接受朝贺,不然她能当场给大臣们表演一个心如死灰的平地摔。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