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3)
涅宫的管事名叫管境,乃是之前池仪跟张络两人挑出的内官,他为人虽不算多聪明,却胜在做事仔细。
任飞鸿拱了拱手,自觉心中有了些底——她常年混迹市井,自然晓得,石英又叫石硫磺,跟朱砂、矾石、云母一样,都是炼丹的常用材料,其中上品石英大多来自丘车等国的进贡。
不是他有意怠慢,只是按照温晏然本人的要求,不管是炼丹还是炼焦炭,都得穿上一身特制的“丹服”,而面见天子时,总得保证衣冠端正。
温晏然先看焦炭,正常来说,焦炭的表面应该带有一点银灰色,如今粗制的这些,品质颇为一般,也让她明白了,所谓的“五彩斑斓的黑”,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一种写实性的描述。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按后世的单位计算,景苑的占地面积越有三千平方公里,地方大,人烟少,很适合来点私人活动。
那些水镜被制作成了大小不一的瓶子的模样,看起来豪奢无比。
“这一炉焦炭跟玻璃都已炼成,请陛下鉴赏。”
在发现大周百姓已经开始利用生石灰后,温晏然也就破罐子破摔,让人把石灰石给挖了出来——这种矿物在官方档案里也有记录,不过不是作为收藏品存在,而是一种炼丹的原材料。
任飞鸿只知道“琉璃”,可面前的玻璃与琉璃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
温晏然注视着这次炼出来的玻璃制品,神色微微不虞。
温晏然让少府中人把石灰石,黏土、煤渣、生铁矿给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了简易的水泥,用作墙壁的涂料,也正因此,涅宫外观上看起来颇为齐整,就是太过横平竖直,在土生土长的大周人眼里,显得有些不够飘逸。
任飞鸿仰头看着完全没有一丝宫殿样子的“涅宫”,感到了一种震撼与诧异并存的复杂情绪。
不过只要这些焦炭足以融化二氧化硅,那纯度如何也无关紧要。
君臣一行人策马于行道上奔驰,前后跟两翼都有禁军护卫,等将要抵达目的地时,一位禁军从队伍中驰出,拿了手令过去,等涅宫那边的护卫验证完毕后,才开门放行。
温晏然很满意自己炼焦厂的选址,既然不是在城镇里,那就算她拓展出了什么与时代不符合的科技点,也没办法传播开,如此一来,就可以同时达到“制造喜爱炼丹的昏君舆论”跟“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双重要求。
第143章
——温晏然的判断没错,古代的匠人也将那种不透明的玻璃称作“药玉”跟“药琉璃”,其中“药”是形容炼制方式,“玉”则是对外观的描述。
作为穿越者,温晏然觉得,她大概是这个时代唯一一个能感受到此类浓郁的厂房feel的人。
在管境身后,两名宫人分别托着一个木盘,左边放的是焦炭,右边放的是玻璃。
她是云氏出身,绝对算得上见多识广,而然还是第一次见到,品质如此澄澈的水晶。
任飞鸿则第一时间被玻璃所吸引。
负责涅宫的官吏过了一刻后,才前来拜见皇帝。
方才那位内官称这些器物为“玻璃”。
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眼前这些玻璃瓶的制作水平非常一般,一堆器具里,能用的不到一半,从涅宫建造到现在,温晏然也才刚刚集齐了一套试管、烧杯、圆底烧瓶、导管、玻璃管、玻璃片而已。
其实大周早就有了制作玻璃的匠人,然而这里制造的是铅钡玻璃,优点是熔点低,缺陷是质地脆弱,成品对温度敏感,不适合作为实验器具使用,而且看上去比起后世的玻璃,更像是一种类似于玉的材料。
温晏然笑:“朕早前叫人运了石英过来,任卿一起过去瞧瞧,看他们做出了什么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