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2)
想参加晋江的那个主题征文活动,看有好几个方向都挺适合的,但是要3W字以上才能参加初评,我看看努努力,今天还能不能再更一次,冲到3W字。
何况苏又芹人也好,她不会说话,每次给翠姐提意见,都是通过文字来说,遇见什么事也只是笑笑,温温柔柔的。带着翠姐最近说话的嗓门,都小了一些。
开合的嘴唇只有动作没有声音。沈芊垚想起王老师说苏又芹小时候是舞蹈队的一员,那她的声音唱歌好听吗?
比如,大伯唤作大爸,大伯母唤作大妈;
见翠姐这么积极,苏又芹索性将她的工资升到一千五,还同她说好,若是以后早餐店生意好,每个月还会有提成。
苏又芹无法制止,何况大家都没有坏心,只能无奈笑。但听着听着也习惯了。
第4章 日常
等到第二天,苏又芹提了这件事,翠姐没有表现出丝毫为难。她说算加上晚上八点到九点的时间段,一天也才上七个小时左右的班,比在学校轻松多了,也比在超市收入划算。
总结:都是颜狗(狗头.jpg
她不愿意再跟着其他人喊苏又芹名字,只叫她老板,偶尔玩笑地喊她小老板。
按照目前的经营状况估算,除掉成本,工作日能收入三百左右,周六少一点,两百吧,算下来一个月能收入七千五左右,水电气费暂时算一千五,再减去翠姐的工资,到手能收入四千五到五千。
明明笑着朝沈芊垚道谢:“谢谢沈老师帮忙哈。”
苏又芹的早餐店,比那些地方待遇好。
大爸就是大伯,文中口语多用巴地方言。巴蜀地方,多将父亲的兄弟,即叔叔伯伯按照顺序 爸字称呼。
好看好可爱好想亲想抱想滚来滚去。
弄得苏又芹哭笑不得。
沈芊垚摆摆手:“没事没事,搭把手嘛。”
一周的时间过得很快,苏又芹在开学前一天,试着丰富了一次早餐品类。
二十八岁的人,背着苏小老板的称呼,也不知道小在哪里。
-------------
这是按照最低情况算的,如果经营状况好,一个月应该能到手六七千。这个收入,在小镇里已经算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
早餐店开起来一个多月,已经把购入的蒸笼车、电饼铛、消毒柜以及锅碗碟盆等成本赚了回来,除掉水电气,还剩两千左右。
现在的双方印象:
翠姐干活十分麻利,学东西很快,手把手教着,翠姐能勉勉强强将包子的褶子捏好。苏又芹找时间和翠姐说了接下来早餐种类变得丰富的打算,翠姐十分支持。
苏又芹大致算了一下自己的营收支出。
依此类推。
好在还未开学,这两天需要准备的东西和之前差不多,只能明天再和翠姐商量,希望翠姐不要介意。
沈芊垚看苏又芹:单眼皮漂亮女孩,看起来清清爽爽,安安静静的。
马上要开学了,她准备增加小笼包、奶油包、猪猪包和小油团这些孩子喜欢的早餐种类。
沈芊垚来吃早餐,听见翠姐这样喊,也跟着喊苏小老板。喊了几天,被周围人听着学去,有些不是很熟的镇里人,也跟着喊。
加上她无意中知道了早餐店里桌上贴着的装饰、墙上写着的文字、街上发的早餐店传单,全都是苏又芹自己设计做出来的。她十分佩服,将对苏又芹的好感加到顶。
苏又芹觉得自己忘了重要事情,直到晚上,她才想起来是什么事情——和翠姐约好的上班时间,忘了提晚上备馅料这一个小时。
二叔(伯)唤作二爸,,二叔(伯)母唤作二妈;
苏又芹将烤鸭从背篓里拿起来,递给沈芊垚,视线对上时,她张开嘴,无声地说了个谢谢。
苏又芹在外面待习惯了,理所当然地认为和雇佣者约好后临时更改,雇佣者会为难或者增加条件,比如要求涨工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苏又芹看沈芊垚:眼睛清澈好看,外向阳光张扬。
--------------------
“客气啦,苏老板。”沈芊垚接过烤鸭,视线在苏又芹额头的疤痕边缘处滑过:“我明天还来吃早餐哦。”
苏又芹看她一眼,嘴唇微微张了张。沈芊垚朝她笑笑,两人一起使劲,弓着腰将背篓拉近屋里。
这可把翠姐高兴坏了,小镇里的工作平均工资就一千二三。快递站从早上九点忙到晚上八点,一个月一千八;街上两家大酒店的服务员每天工作十小时,一个月才一千五。
以后的双方印象:
-----------
“哎哟,我来嘛。”明明起身看见两人弯着背倒退着将背篓拉近屋里:“这一背篓东西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