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2)
穆阳写过无数份检讨,到最后都会背。他没有一次是真心实意的,直到有一天,老陈值班。他端着一个瓷缸晃过来,吹着雾腾腾的白气,隔着一盏油绿色的台灯看穆阳的笔和纸。穆阳的字写得不错,是外公教的。如果人嘴欠,一定会说,没想到你仪表堂堂,又写得一手好字,不是书生,却是土匪。
最开始,是偷工厂里的废旧钢管。那时他们十四岁,绝大多数没有父母,所以也没有别的生活来源,总得一个人混口饭吃。干不动工地上的活,只能衣来伸手。被抓住,会成排地坐在派出所的长凳子上。头顶的日光灯是惨白色的,照在长而无尽的走廊里,世界是灰蓝色。他们找不到这些寸头的监护人,只能找学校。学校也没有办法,派出所只能让人写检讨。
话还没说完,老陈一巴掌招呼下来。
老陈对他谈不上好与坏。
所以,命运要他遇到周鸣鞘。
所以他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有任何期待和希望。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经一眼看得到头,同时绝不艳羡任何其他人的富贵或是权势。他提前六十年意识到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人的一生是受苦。
但其实穆阳心里有一杆秤,门清。
学校里的老师实在是看低了他。他们都以为穆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账,每天只会吊儿郎当地叼着烟来上学。高兴了听一节课,不高兴就旁若无人地拎着包从后门离开。
“‘人’不是这么做的。”老陈说。
穆阳太聪明,一句话就听得明白。
老陈拿起红笔,在他最后一行字,“重新做人”的尾巴上圈了个圈。
“没事个屁。”他这么说。
有时只是像警察对小偷,有时会越界。
他从此没再干过顺手牵羊的事。
第9章 09
这世上唯一知道他灵魂向往何处的,是一台非生命体摩托车。
老陈是他们片区的民警。警龄二十年,哪片墙根的夯土松了,他比谁都清楚。穆阳当初叫周鸣鞘不要招惹的活包公,也是这个人。浓眉大眼,肤色黢黑,皱纹纵横交错,沟壑似的,叫穆阳想起家里那些吃饱了阳光的稻禾。然而那双眼睛总是比鹰还要犀利,穆阳被他逮过无数回。
穆阳有一辆摩托车。
他躺在床上,垂着眼睛,混混沌沌地想着这些事情——
于是从此之后,他很少再见穆怀田。
他气势汹汹地回来,穆阳就皱着眉头躲:“没事儿……”
可他的心逐渐冷下去。他冷眼旁观城市角落隐秘的一切,将那些人生的悲剧,那些深夜的咆哮和痛苦一一藏在眼底和耳道深处。于是他知道,城市是一座建立在千万无法被看见的透明人尸骨上的巨大牢笼。牢笼是上层得意的长桌与酒杯,他们举杯痛饮像穆怀田这样的人的满身血肉。
穆阳上下看了一遍,没发现有错字。
除非你遇到一个重新点燃你的热情、你的情/潮的一个人。
老陈告诉他,四岁也得堂堂正正做人。
他叹口气,从床上爬起来,戴了顶黑色的棒球帽,转身出了门。
他只是慢慢喝了一口茶,说:“字写错了。”
他自己攒钱买的,二手货,成色漂亮,漆皮只掉了一小片。后来自己用金属贴挡上,停在酒吧门口,和新的一样。这是穆阳纵横城中村与高架桥的仰仗,是他的千里马,若不是后来油箱坏了,轮胎缝里总弥漫着一股机油味,穆阳愿意天天亲吻它。
老陈经常在楼下的面馆里吃面,老板总会给他热一碗鸡汤在锅里,因为他三餐不定,昼夜颠倒,有很严重的胃病。他们在小巷子里和人打架,遍体鳞伤,被老陈逮到。他就让穆阳把自己的那晚鸡汤喝了,去药店买创可贴和红药水。
他说:“他们都向下,我偏要向上。时间向前走,走就走吧,我要回去,头破血流也去。因为我不开心。”
穆阳一路骑着摩托车,停到火车站门口。夜里,站外四处是无家之人。他们或睡在台阶上,或裹着粗糙的行李编织袋,睁着一双呆滞的眼睛,木偶般怔怔望着路人。穆阳还年轻,他长腿跨过这些人,刚在门口掏出烟盒,抽走烟盒里最后一根烟。
老陈不会说这种话。
少年人为什么总是不能开心?
他瞧见老陈。
他考上一所高中,是穆怀田最后的恳求,但不常去。他有很多事情要做,赚钱也好,游逛也罢。他独自在社会上行走闯荡,真切地感受到一座城市的黑暗与冰冷。不过有时他还会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做木匠活,雕刻一些小玩意,私藏或是出售。
他当然也清楚偷鸡摸狗非君子之事,他只是仗着自己十四岁,脸皮厚。
那月光浮动在他眼前,他忽然便觉得,自己像是抓住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