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3)

    “不能。”蔺洵说。

    “啊?为什么?”

    “还能多换到几十枚铜钱。铜钱换银子会有损耗,一千挂零才能换到一两银子,反过来也是。”至于挂零挂多少,就要看当时的物价和当时的银价。

    石氏一听,珍惜的把银锭子放进怀里,“那还得好生收好,相公我们快点回去继续做绢花。之前三百文的碎布还剩那么多!”她盘算,三百文换五两的买卖,值啊!

    “就是为赚银子才来的。”蔺洵无奈点拨她:“刚才能卖出五两,主要是那只凤凰绢花用的织金缎子好,平常的织金端要二十多两一匹,我们怎么买的起?而且碎布里好看的布片都被我们用了,剩下的真的只能糊鞋底。”

    “捡漏啊!”石氏格外失望,她还以为能很快赚到五十两银子,上次跟小草说话,打听到之前有丫鬟提前赎身,杜家就要五十两。

    蔺洵心说,他还没讲到高端市场的饱和和店铺之间的竞争等等,绢花这东西对富人来说不值一提,而穷人买一朵又会戴很久,涉及到消费频次问题,他没想跟石氏说这么深入,留着以后讲。

    “去布店买布匹,做新的。”他道,“一次卖五两的事可一不可再,先从普通的绢花做起。”

    “喔。”石氏心想,对,她是被五两银子晃花了眼,踏踏实实的赚钱不好吗?

    布匹店还是那个模样,他们选五种图案各扯了三尺,这就花去三两多,还没买铜丝绣线呢。做绢花售价高,可成本也不低啊,好看的布料都贵。

    把布料收好叠好,掂量指头大的碎银和铜板,“去吃面。”他突然说。

    “包袱里还有饼子,相公饿?”石氏忙从包袱里取出杂粮饼。

    “难得出来一趟,你就不想尝尝鸡丝面的味道?花不多少钱,再赚就是。”蔺洵不由分说的走到面摊上,“两碗鸡丝面。”

    “好咧!”摊主响亮的应和一声,麻利的手脚已经下面进锅,热气腾腾的大骨汤一煮,冒出十足的香气来,再加上一勺子提前爆炒过的臊子,提香开胃,好吃的不得。

    石氏惴惴不安的坐下,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先奉给二老或者幼子,像他们这样独自享受的还真没有,石氏觉得屁股下的凳子犹如长了钉子,扎的她坐立不安,可面一上来,喷香的气息钻进鼻子,她在看相公大快朵颐,也试着挑起一筷子。

    真香!

    “吃,面不好带,给二老带两个肉包子。”蔺洵补充说,啊没想到随手点的小摊味道都如此鲜美,运气真好。

    听到二老也有,石氏这才放心,呼噜噜吃完面连汤都喝干净,而相公已经去旁边的肉包子摊打包好。

    等他们两人走回家时,天色已经黑透,家里人早就吃过饭,只在锅里剩了点锅巴和菜根。

    蔺洵没说什么,推出三个包子,“给孩子带的。”石氏就拿着包子先回屋。

    蔺洵轻轻敲着窗户根,老娘十足不耐烦的:“已经睡了,啥事?!”大晚上的,咋不清静呢?

    “有事跟爹说。”

    “就不能白天说?”蔺老娘刚说完就被身边的老汉扯了一把,她这才不情不愿的说:“进来罢。”还能说出个什么花来?

    蔺洵从包袱里取出四个包子摆在桌上,“给爹娘带的。”虽然冷了,可香气还在,一闻就是油脂香。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