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2/3)
蔺洵听到两声喊,有种解脱的感觉,“赶紧把这泥猴儿带走罢!他都快翻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池塘混养鱼来自百度,快,跳进我的鱼塘~
但蔺一贺很想把孩子带回去,瞧瞧这才几天,就成什么样子了!
而蔺一贺听着都快晕倒过去,他小时候虽然过的普通,但也从来没玩过泥巴啊,顶多就是一条巷子的同龄人一起撵着到处跑。
老大同样跟来了,想看看自己爹过的怎么样,对儿子的惊讶不以为然,“不就是弄的脏了一点,又不要你洗衣裳。想当年我小时候,比信儿玩的还疯。刚上身的衣裳就去爬树,最后撕拉一下扯了好大一个口子,回家好一顿骂。”老大说着说着一停,他回去挨了好一顿骂,骂完之后还是娘亲在油灯下给他补好的。
听得那些小孩狂咽口水,他们可是很难得吃鱼。
蔺洵数了数跟在信儿背后的小萝卜头,一串串加起来能有二十来个,要是谁不小心掉进池塘就造孽,又赶着吩咐人把池塘周围扎了一圈半人高的篱笆,免得他们不小心掉进去,一般的池塘算上淤泥都不深,可这个池塘为了养鱼特意挖深过,就需要多加一层保护。
蔺一贺赶到时,差点惊掉眼球,平时衣冠整齐连发丝都不乱的祖父,带着一个小跟屁虫信儿,正在跟老农们聊天询问果树的产量和种植方法,信儿乖巧的呆在一边,仰头崇拜的望着曾祖父。
吐槽生活中的苦难,让几个人的距离迅速拉近,加上旁边还带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孩,让蔺洵的拉紧计划很顺利。
信儿玩的差点不想回去,而蔺一贺也终于想起自己的儿子,他也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跟小孩子置什么气!小孩子童言无忌想到什么说什么,难道他一个成年人没有肚量?
“爹!”
信儿在这边玩的放松,虽然也有功课要做,可多了许多同龄的玩伴,乐不思蜀不想回家。
“就是,我记得大概在五十多年前,大旱吧?连着半年一滴雨都没下,天天去挑水浇庄稼,苦啊!”蔺洵从记忆里翻出这事,跟他们搭话。
“爷爷!”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说尽管是亲父子,老大跟蔺一贺之间的代沟也不小。
信儿看到他爹来后,想起曾祖父的叮嘱,低头给他父亲认错,说自己说错了话。蔺一贺经过这几天,想想觉得自己也是焦躁,这才把怒气撒到孩子头上,其实孩子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只是实话分外难听而已。
两人重归于好,信儿就乘机提出还要多玩几天,蔺一贺勉强同意了。主要是他想要跟着祖父问问学问上的事。别的兄弟都不在独他一个,这种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的。
“现在日子好过了,以前种再多的地,都管不了一家人肚子。”有个跟蔺洵差不多岁数的老头唏嘘不已,“还是现在日子好过,虽然累点,但至少饿不到。”
信儿心虚的不敢做声,他还真的钻了泥塘想看养的鱼。
老大则是不以为然,要说以前在村里时,谁家孩子不是这样长大的!只要长大四五岁上下,一喊就是一群,成天上山下河,谁管过啊?只要一声喊,就跟小萝卜一样窜出来。
起初这些老农们是很拘谨的,毕竟这人不仅是他们种植田地的地主,还是朝廷上的什么什么大官,他们听都没听过的那种,但等聊上几句家常,问问家里的家人和种田粮食够不够吃,他们渐渐放松下来。
可等到田庄上一看,蔺一贺差点晕过去,眼前这个泥猴子到底是谁?糊到眉毛鼻子都看不清的小孩绝对不是他家的!
也该接信儿回家了。
岂料他真的想找人时,连祖父的影子都找不见,等到一问管家,竟然说祖父一早就起床去田庄里忙活。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朝丞相(十三)
“再怎么翻,也翻不出爹的五指山呐!”老大恭维道,但也把信儿好好的拉到身前,“快去好好洗洗,瞧小脸花成什么样子,就跟进泥塘钻几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