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2)
赵凉越对少年僧人一颔首,笑道:“小师父方才告诉了我一些京都风物,有趣得紧,怎会是胡言乱语?”
“溪鳞的想法真大胆,这样涉及一州百姓安慰的事,谁会去动手脚,甚至企图瞒天过海呢?”何渝盯着赵凉越的斗笠,半眯了桃花眼,似乎在企图透过白纱看到赵凉越此刻的神情。
赵凉越便打算上前陪同韩亭,不料刚走几步,便被一个僧人拦住,同时被拦住的还有一个说陌生不陌生,说熟识不算熟识的人——正是何渝。
“这般什么?”何渝用揶揄语气道,“这般像大白菜一样卖不太好是吧?但元绥帝建佛池也是供百姓祈福所用,功德无量,怎么到你这还需要先买这莲灯再进去了?”
何渝闻言露出疑惑神情,道:“还有这等事?”
“当然没有了,户部拨下去不少银子,还解决不了一个洪灾啊。”
何渝闻言笑了两声,道:“行,还剩多少莲灯,本公子全买了!”
赵凉越并没有莲灯,便在偏角的菩提树下呆着,远远看着佛池旁簇拥的人群。
赵凉越道:“久旱逢甘霖,若有人撑伞拦截,也是可以做到的吧。”
那看来就是你了。赵凉越在白纱后无语地叹了口气,但还是拱手向何渝致谢。
“开玩笑,开玩笑呢!”何渝语气诚恳道,“溪鳞有事相问,我自然是知无不答。”
何渝笑:“溪鳞不过去,那我也不过去了,一个小水坑罢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两位施主,唯有莲灯者方可去佛池。”
待少年僧人和了玄的身影消失在拐角,赵凉越收回目光,此时佛池的放灯祈福也正式开始了,人们都求得了寺里特制的莲灯,上面刻有祛灾消难的经文,据说是各位高僧亲手所写。
赵凉越内心突然有种预感,便直接问:“山路上扔石子帮我的人是你?”
“原来如此,没叨扰到道长便好。”少年僧人说完领了玄离开,了玄回头对赵凉越露出一个哭脸,委屈巴巴的,倒有几分小孩特有的可爱,赵凉越不禁淡淡笑了下。
赵凉越见这人实在赶不走了,便干脆问道:“不知公子可听闻宁州最近的洪灾?”
“溪鳞何必同我这般客气呢。”何渝说着做出请的姿势。
何渝也不客气,语气不善问:“那我们能不能过去?”
赵凉越转身离开,何渝自然而然地踱步跟着。
与太聪明的人打交道,有时候不如单刀直入来得快些。
僧人见是位难缠的主,便开始解释:“佛池人群拥挤,所以才让求了莲灯的施主先行过去,还望公子见谅。”
“溪鳞实在向我打听什么事吗?不过我这可不是白问的。”
赵凉越叹气:“那应该不是你。”
僧人忙道:“公子,莲灯是用来祈福的,这般……”
赵凉越抬头看何渝满脸笑容,尤其是那双桃花眼,弯得像是月牙,好似笑都是从那里溢出来的。但若看得久了,就会发觉,那双桃花眼盛的十分笑意好似没有一分是真的,至于笑意背后到底藏了什么,却是看不出分毫——眼前的人,城府极深,想要知道他的心思,就好似你在拆一个匣里,拆开后发现里面是下一个匣子,再拆开又出现下下个匣子。
待僧人走开,何渝立马换上春风和煦的笑容,转头看向赵凉越,道:“溪鳞,又见面了啊。”
目睹全程的赵凉越:“……”果然恶人还需恶人治。
突然,赵凉越目光中出现了韩亭,手上提着一个莲灯,脸上满是不耐烦的样子,想来第一次置身于这般拥挤的环境,不甚习惯。
赵凉越抬头看向佛池,经过这般折腾,早已寻不到韩亭的身影,便转头对何渝道:“公子自行过去吧,在下还有别的事。”
“是谁我确实不知道,不过呢……”何渝笑,“能出手帮溪鳞的,肯定是位翩翩若仙、丰神俊朗的公子。”
赵凉越耐着性子,稍稍稍慢了步子。
“能能能。”僧人忙给两人让出路来。
赵凉越顿时加快了脚步。
少年僧人过来对赵凉越行了个礼,道:“道长,我师弟年纪小,喜欢胡言乱语,切莫放在心上。”
赵凉越皱眉,问:“没有□□发生吗?”
“这宁州吗,素来是个多事之地,三天两头不是天灾便是人祸,和这宁字实在是扯不上关系。至于今年这洪灾,虽然来得突然,但和往年那些上报朝廷的头疼事,显然是不足以太过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