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3/3)
至于韩家,韩闻蕴和韩舟带着一众问罪难逃一死的朝臣逃离京都,赵凉越料定他们会破罐破摔,直接南下投奔屠原,便让郑修给沿路官员发急递。
而经历此劫后,百官已经自发地将赵凉越视为如今的主心骨,唯他马首是瞻,对新帝的态度远不及对他的万分之一。
季煊对此看在眼里,纵使心里再不舒服,还是装出一副仁君的模样,将赵凉越升为户部尚书,赐了爵位财宝,但赵凉越似乎并不因此承恩几分,只是淡淡说了句谢主恩典。于是季煊又去封赏救他一命的萧瑢,结果那位更不领情,召其进宫见一面都是不肯的,直接把季煊的脸都给气绿了。
之后连续五日,六部灯火通明,除了礼部在准备平崇帝的大葬,其他府衙都在协助万潜提审唐家和骠骑营,但最后问出的东西却十分有限。
万潜知道再问不出什么了,就询问了一下赵凉越的意见,只得到了一个凌冽的“杀”字,颇有几分自家大人的味道。
于是,这场腥风血雨终于被划上了句号。
但众人还未来得及松口气,三份引着火漆的急递被送到了兵部,满朝哗然——漠北诸部落、屠原、东夷,三方同时进犯大许!
朝会上,郑修刚把军情上奏完毕,就一口老血喷在了笏板上,当场昏厥,引得朝臣更为恐慌。
满朝文武,如此谁都看得明明白白,大许尚有一战之力的,也就一个北营能勉强对付漠北,西南方和江南的驻军战斗力都存在很大问题。
这怎么打?真能打吗?
朝会瞬间乱成一锅粥,任季煊怎么扯着嗓子喊安静都没用。
最后,赵凉越越众而出,朝季煊一拜,转身面朝百官,掷地有声道:“诸位大人,请听赵某一言!”
整个常泰殿瞬间安静下来。
赵凉越拱手朝百官深揖,尔后道:
“诸位大人,不必惊慌,赵某认为我大许共有四个优势,必能攘除进犯之祸。”
“其一,严帅统领北营二十载,手段老辣,又多次与漠北打交道多年,在北境威望颇重,定能迅速将北面州郡联合起来,共同御敌,击溃漠北部落联盟,故漠北之祸除矣。”
“其二,西南都护府虽是成立之初,但已然发挥效用,在我与褚尚书南下调查湘源城时,就以见其成效,尤其在调配兵力方面,比以往快了不止二倍,且在田大人治理下,三洲守军战斗力早已不同往日,加之褚尚书亲自留在塍黔关,夜渊又在京都受挫,击退屠原指日可待,故西南之祸除矣。”
“其三,江南水师由项大人亲自扩建训练,早已成了规模,又有云鹤子前辈出马,只要总督招兵买马,区区东夷小国何足挂怀?故而东夷之祸除矣。”
底下百官选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些,有人问:“那赵尚书,第四个优势是什么?”
赵凉越抿唇一笑,又朝百官深揖,朗声道:“其四,正是在殿的各位大人!诸位皆是大许肱股之臣,是百姓的一片天,只要诸位信念坚定,大许国祚定得绵长!”
百官闻言皆是激奋,一同朝赵凉越拱手深揖,掷地有声道:“赵尚书所言极是!我等定当为大许,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季煊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百官拥捧赵凉越的场景,仿佛只是隔了一道珠帘,自己就成了局外之人,成了不被注视着的空壳。
季煊龙袍下的十指压进肉里,直到过分用力流出鲜血来,但是季煊浑然不是疼痛,他的眼里只剩下了那个背对着他的绯色身影。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这日的朝会一直到午时才结束,赵凉越被百官送出午门后,远远就看到了等在马车里的郑修,便同诸官告辞,上了郑修马车。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