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检查(2/2)

    稽核的三大巨大余耀辉、孟青松、蔡振宇态度强硬,既然中央高层决定组建稽核,那么就应该相信稽核的品质,稽核所说的话就一定是反映真实情况的,如果不相信稽核,那干脆就取消稽核局好了。

    他完这份报告后也没当回事,完就完了,可是他这份报告在稽核总局里却引起一场大变革。

    稽核是归属国务院,但它直接负责的对象是政治局的那几大巨头。

    校园港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夏文杰觉得以后稽核报告先给部队领导过目,再请部队领导签字批注,这种做法取得了部队领导的支持。

    他们的心情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稽核人员拼死拼活、冒着风险工作,结果不仅引来被查核部门的不满,还要面对中央领导的不信任,那做稽核就太苦太没意思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把文件打印到电脑里,原件备份存档,电子文本以稽核内部邮箱给稽核总局。

    这就是一份完美无暇、让任何人都无法再怀疑、再狡辩的稽核报告。

    夏文杰的第一份稽核报告就是这样完成的,里面即有问题部队的团长签字,也有集团军军长的签字。

    夏文杰来的这份稽核报告就如同一场及时雨,一下子就解决了稽核报告真实性的问题,有当时人的签字,又有最高首长的签字,那么谁还敢怀疑和否认这份稽核报告的真实性?

    稽核目前对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信任问题。稽核报告最终是要汇总交由中央领导过目的,针对稽核报告中的内容,中央领导也会向下问责,可是问责到各当事人的时候,各当事人往往都会拒不承认,表示不清楚稽核报告里的内容,本部门也没有稽核报告里所提到的那些问题。

    按理说,余耀辉上交的稽核报告都应该是汇总之后的,是以表格的形式出去的,而这一次,余耀辉则是把夏文杰的稽核报告单提出去,以原本的形式直接转给中央高层领导,在以前还从来没有生过这样的事,由此可见他对这份报告的重视程度。

    本书红薯网,请勿转载! (

    通过集团军方面的安排,夏文杰也能推测出来,以前的驻军稽核现了问题,肯定是不知会集团军方面的,直接写了稽核报告给稽核总局交差。

    夏文杰陷入沉思,考虑起自己该用怎样的工作方式为好。

    这么做,他倒不是觉得有什么错,只是认为太不近人情了,也未必就是最佳的工作方式。

    他是个防心很重的人,缺点是难接触、难深交,优点就是做事极为严谨,严谨到滴水不漏,让谁都挑不出他毛病的地步。

    由此就衍生出了一个矛盾,到底是稽核报告可信,还是当事人的话可信。

    夏文杰和上一任的稽核没有交接,也没人教他该怎么写稽核报告。他只能照着以前存档的报告模式来写,只不过以前存档的那些稽核报告就是一份简单的报告,没有当事人和军区首长的签字,这些是夏文杰自己别出心裁想出来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证明这份稽核报告的真实性,有当事人和集团军首长的签字,那谁都不用再怀疑这份报告里的内容会有掺假的成分了。

    最先收到这份报告的是主管驻军稽核的孟青松,看过之后,他立刻转给余耀辉,后者看完,喜形于色,片刻都未耽搁,又把这份报告直接给稽核的直属上级政治局常委。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