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2)

    而后诸侯间对于初代为王的皇室封国还是十分敬重,只是沧海桑田千年过去,现今皇室羸弱,这个典故如无人提及,怕也被忘记在卷宗之内了。

    ☆、王后的反击 二

    所以当常乐说出这个典故时,现场却只有太傅与熊伯泰为之一惊。

    朝凤殿内突然鸦雀无声,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来自大陆的中心,礼教的初始国辛的长公主,符国的王后——常乐。

    而他的另一段佳话便是长公主所说平定湛国的故事了,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常犹焕还在做淇王时,湛国的国君鄙视他庶出的身份,认为与之为邻是非常耻辱的事,于是便派使臣送了伪装成公卿之女的□□赠之为妻,以羞辱常犹焕母亲是歌伎一事。后来事情败露,湛国说要么开战要么接受国邦之礼,常犹焕自视国力薄弱于是选择息事宁人,可是这个耻辱却一直被他记在心里,直到常犹焕继承大统后,亲自领一万天军兵临湛国城下,湛国以当年为国邦之礼为借口让宗室进行协调,此时已为皇帝的常犹焕只说了一句:“国兵之礼限诸侯不限天命,辱皇家血脉可当场斩之。”于是当场斩了湛王与当时的使臣。

    而熊伯泰等人便是看中这一点,才如此放肆。

    可是熊伯泰毕竟也是渝庆的司礼大夫,虽然震惊于常乐还知道这段故

    “当然是来献礼的。”熊伯泰悠悠说:“国邦之礼启是商贾之人可以明白?”

    常犹焕在位十四年,却只留传下来两段佳话,其一便是他的继位,常犹焕本已拿到淇国封地,出任国君,承大统之事已与他无关,可是谁知先帝却想生前退位,于是召回所有的儿子来观禅位大典,却恰恰忘记了常犹焕这个儿子。禅位大典如期进行,正在帝家上演父慈子孝这一幕感人画面时,禅台居然坍塌了,皇室子孙无一幸免,最后也才有了常犹焕当帝的事。

    国与国的交流,主要是国君通过使臣进行意志的传达,可以是国君与使臣对话,可以是使臣与使臣对话,但是有两点是铁律,一则是国礼必收,二则是不斩来使。如果拒收国礼或者使臣死在出使国的国境内,那是出使国可以不宣而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此时这种对符国,对姜鹤之公然的侮辱已进入朝凤殿,现场百双眼睛中不仅全是姜城的人,姜鹤之派系和到访的其它部族使者也都睁着自己的眼睛看着这一切。一边是国邦之礼的限制,一方面是符国的体面,姜鹤之必须做出选择。而这次姜城与渝庆、申国的反击也正是看中姜鹤之长年以自己方式治国,从来不管礼教传统,于是吃准了用国邦之礼来打压她的气焰她一定没有还手之力。

    孝元皇帝常犹焕是整个辛王朝立国以来第一位非嫡出的皇帝,他的继位即非母家势力,也非个人能力所致,以他的话说是天命之所授,但是后世也有人说那是狗屎运,当然又不乏阴谋论者对他的质疑,孰是孰非已过千年,真相也不得而知。

    “苏大人,熊大人你这是来献礼还是来羞辱我国的?”古子笙终于耐不住了。

    “若说国邦之礼,熊大人可听过中宗孝元皇帝平湛国的故事。”一个清秀温柔的声音从殿上传出。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