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6/6)

    “他入朝为官不过几年,只和燕王走得近,这件事情和燕王断乎是不会有关系的,他怎么会去拿黄贵的授意?当年差点把燕王撤藩的人不就是黄贵么?而且他去年去了漠南……也打了好几场的硬仗,这就一个文官来说,是不容易的!”

    “我说他是个欺世盗名之辈你信么?”徐汝能又叹了一口气:“也许他一开始是想查一查,但他想借我的刀去杀人,去查。后来进宫面圣的时候,皇上只召见了我,而未见其他人,他必定能比我早猜到皇上的用意……所以第二日郑储当众宣读的时候,一干人犯翻案的时候,他不过是面上惊讶,后面的事情全都应对如流,滴水不漏。……还记得他出征漠南么?这本就是场讨伐之战,而且又是王允义领头,耿将军一家也保举他,他此行会有什么危险?不过是借此洗白名声罢了,至于之后固守封义,那也因为他年龄虽小,心中却明白。如若那时候弃城而逃,回来也是死罪,与其死在这里,不如一搏,胜了名声都是他的。他的圆滑世故超过了你的想象,他愿意舍身犯险,但绝不会违背了皇上的意思……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要迎合皇上,讨好天下人罢了。”

    “这……”

    “杨兄!”徐汝能面露坚毅:“此事自伊始我便不曾幻想过有人会来真的帮我,魏池……仅用几年的时间就能把官做大,他注定不是个纯粹之人。如今我要背水一战,即使注定要得罪皇上……也要做。”

    “那我现在就去写奏疏,明天就参他们!”

    徐汝能突然笑了:“不用了……他们不会要我死的,我死了岂不是皇上的罪过?……你帮我照看好家人便行了。这个案件牵扯到江南的税赋,牵扯到礼部的高官和郭太傅,牵扯到宫里……我已经脱不了身了。我所想的不是要扳倒谁,不过是要把真相昭之于世……罢了!”

    卯时未到,徐汝能已经站在了大堂上,郑储一夜未睡,冷冷的看着他进来,行礼,落座。

    稍后片刻不到的功夫,魏池也到了。

    郑储站起来和魏池寒暄:“少湖来得这么早?”

    魏池笑道:“天气热,不如早出门。”

    “前两天辛苦了,刑部的房子旧,睡得不好吧?”

    魏池行了个礼:“哪里,郑大人客气了。”

    说话的片刻功夫,卯时的梆子响了,而冯世勋等人却还连影子都没有。

    “想来可能是前两天太累了,咱们等等。”郑储拿起茶碗。

    “郑大人!”徐汝能站起来:“关押的人犯到哪里去了?”

    “你坐!”郑储理了理胡子。

    “皇上让我们彻查案情,郑大人却急着把他们转给东厂,这是为何?”

    “我们该问的都问了,当然要转给东厂,东厂也是要查的,这些圣旨上没有写么?”

    “他们是多久拿到的,怎么带进了考场,是谁转的手,是谁泄露的考卷,怎么泄露的考卷……这些可都还没有问。”

    “这些东厂也能问。”

    “卷子是分部出题的,究竟是每一部的考官都牵涉其内,还是最后封卷的人卖了考题,这部分东厂的人问不问?是只卖了今年的考题还是以前也卖过,这部分东厂问不问?是只有京城的人卖了考题还是京城之外也弊案,这部分东厂问不问?监押试题的东厂究竟有没有勾结其中,这部分东厂自己问不问?是只有东厂还是牵扯了宫里的其他人……这些东厂究竟问不问?”

    “徐汝能……”郑储并未发怒:“你不嫌自己想得太多管得太宽了么?不过是区区一个都察院的七品言官,你有何身份来东拉西扯的做这样多的猜测?”

    “郑大人看了口供了么?”徐汝能笑道。

    魏池觉得手上的茶杯再难拿得稳,只好先放下来。

    “……郑大人……您看了口供了么?”徐汝能站得笔直:“口口声声说自己冤枉的林大人,真的是清白的么?林大人单京外的私宅就值十三万两白银,单靠他学生的年敬银子不嫌捉襟见肘么?”

    已经过了卯时,但是大堂上依旧只有这三个人,刑部似乎突然空了。

    魏池以为郑储必然要恼羞成怒,没想到郑大人突然抬起头用一种平铺直叙的语调说:“徐大人……你觉得皇上抄了林大人的家……能抄出十三万两银子么?抄家能为国库抄回银子么?”

    说实话,六部堂倌中,郑储虽然以墙头草糊浆糊闻名,但是他却是不算贪,除了常理大家知道的孝敬,他并未大肆敛财,所以他算有些清名,此刻不妨直话直说。

    “怎么就不能?更何况……单单为了银子的事情就该让天下人寒心么?科举尚且不正,我朝还有何算得上正派?”

    “徐大人……”郑储撇了撇嘴:“您家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