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节:血色秋日(2/3)

    这些壮丁都是济州平民出身,大多数是老乡。看着自己平日里熟悉的生龙活虎的邻居小伙垂死挣扎的模样没有人内心不会受到震撼。但他们没有选择,身后的藩地贵族们和直辖州武士没有任何区别,面对平民时他们一样只会以强权压人。

    第二道城墙高高在上的优势射击角度使得藩地军的前锋只要探头就会迎来箭矢射击,而被贵族们强行催促着跨越胸墙的壮丁们,有许许多多的人就是在爬上了胸墙试图翻越而毫无防护的一瞬间被一箭穿胸。

    而当这第一波的全力总攻被宛州坚实的城墙以及成片的弓箭手与城防力量阻拦下来,花了一整天都未能攻破城门之时,理所应当地。

    仅第一日,藩地方招募来的济州壮丁炮灰,便出现了6000人以上的死伤。

    所以先手的第一次进攻非常重要,这十一万人的大军加上没有河流或者海洋作为运输补给,战斗力是难以长时间维持的。

    因此这种占据了高地优势的城防射击。

    首先是强行招募来的壮丁,他们没有着甲拿着简陋的木制手牌抵御箭雨,被要求强行压到前线去把护城河填埋。

    壮丁们的任务是翻过胸墙,用砍伐来的竹子竖起来的竹束这种掩体在护城河前方搭建起来。之后配合工事足轻将护城河填埋。主力部队会在完成这一切之后再压到城墙下方,在撞门的同时用云梯攻城。

    退后即死,向前也是死。

    就好像是在打靶。

    底部厚达7米有倾角的城墙是非常可靠的地理优势,而前方宽达5米的护城河哪怕干涸却也在结合最前线的胸墙后足以对进攻方造成极大的阻挠。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这人理所当然地迎来了一箭穿心。

    他们必须打下来宛州,并且是尽快打下来宛州。打完之后掠夺宛州的物资进行补给,再制订下一步的行动。

    没有被大规模渗透、煽动酝酿到更大更有组织的程度就被扑灭,为宛州保存力量应对藩地的入侵做好了前提。

    呈现出了极度血腥残酷的状态。

    当进攻持续到第二日的时候,藩地军迎来了意料之中的一幕——在见证了前一日的惨状后,有数百名壮丁连夜逃跑了。

    有异想天开的壮丁甚至张开双手大喊着自己是被强征的,希望宛州的守军们能打开城门让他逃进去,他想投诚。但这种天真的想法显然无法得到满足,哪怕他真心如此,宛州方打开城门的一瞬间也会迎来藩地的全力进攻。

    吊桥早已被升起。护城河另一端的胸墙本是入城的第一道检查,宛州州牧在兵力悬殊之下直接放弃了这道防线,将所有人员后置到第二道城墙之上,并大量配备了步行弓兵。

    被舍弃的石木结构简单胸墙也就半个人高,如同栅栏。它们看似给藩地进攻的部队提供了抵御箭矢的掩护,却实际上成为了他们前进时不得不翻过的阻碍。

    命运长河的流向总是这么地奇妙。明明是在此之前毫无实战经验的宛州武士;明明是连战连捷的藩地叛军;明明从纸面数字来看藩地的军力远超于宛州;但因为一方一系列急躁、骄傲而小瞧对手的决策,另一方则是误打误撞又严阵以待,这场发生于秋日的战争。

    皆是死于弓箭。

    黑压压的短枪指在他们身后,好几个胆怯想逃跑的人都被一枪捅死。

    和人的大弓是重矢近射,他们在抛射上面没有里加尔的长弓出色,却因为箭矢更加沉重的缘故俯角射击时会有巨大优势。

    这场攻防战陷入了消耗模式。

    但宛州的箭雨之猛,牺牲了6000名壮丁,都只是零零碎碎架设起了几处竹束。

    单手扒墙的人举着简陋的木制手牌试图抵御箭矢,但仅有40公分见方的细小护具完全不足以覆盖整个身体——他们的下意识都是保护最为重要的头部,这也就导致躯干尤其是腹部和翻墙时搭在胸墙上的大腿特别容易遭受攻击。

    藩地的战略是很简单粗暴的,他们就是要赶在严州或是新京的援军到来之前,以压倒性的兵力进行强行军直接打穿宛州。

    腹部中箭的人不会直接死亡,有的人就甚至被沉重的和式射穿大腿钉在了胸墙上,捂着流血的大腿大声哭嚎着半天都未死去。而有的人又刚爬上墙便肚破肠流倒了回去,捂着鲜血溢出的腹部挣扎惨叫向旁人求救。

    战役所在的宛州边城名为“翡翠”,这是一种新月洲独有的稀有矿石的名号。而有这样的命名自然也与附近存在矿产有关。一座矿产之城是绝对不会缺少石工的,而一座有大量石工存在的城,其城墙的坚固性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