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京师拆迁百年大计(求月票)(4/5)

    “加以摊丁入亩,大明强盛繁荣,未来可期。”

    “目前京师虽大,可对往后数以百年而言,人数只会越发众多,如此布局,何以彰显煌煌大明。”

    “现有之计策,唯有行拆迁之事,扩城建池,整顿建筑之格局,方可使京师海纳百川。”

    沈溍闻言,屏息震撼。

    他原以为太孙殿下就是想修缮一下道路,没成想这是要把整个京师,彻底的重新建设一番。

    尤其那扩城建池,可谓是千百年之南京大变。

    “殿下,如此巨大规模,这个中花费,岂不是天价,虽国库充盈,内帑丰润,但此番规模,怕是没有个三年五载,难以承继。”

    “若是年年风调雨顺,自不为多虑,若是碰上灾年,只怕是过于亏虚,劳民伤财。”

    回过神来,沈溍跪地磕首极力劝说。

    现在大明的情况才堪堪好些,这般一来,其实要把国库吸干。

    朱英扶起沈溍道:“沈尚书多虑,本宫自商起家,当然明白这个中花费,自以心中早有规划,不仅对于国库没有过多损害,说不准反而能有所盈利。”

    笑话!

    大明疆域千万里,百姓六千余万口,若是打造一个南京城,还要让社稷动荡,根基不稳。

    那他朱英不如自杀回去,还做个劳什子大明太孙。

    这些基础的商业手段,以后世的眼光所看,真就不难。

    沈溍自然是心中不信,但也不可能当面反驳太孙殿下,心中计划着,待会回去就写奏章,到陛下那边打小报告。

    朱英没有过多关注沈溍神情,看着这图纸许久,而后手指正阳门道:“自正阳门起,于皇宫外五龙桥广场,左右共计修建三十丈大道,但凡牵扯其中店铺,予以尽数拆除。”

    “大道左右,统一规划,另造三层小楼,间宽一丈,三间一楼,每五楼留一巷,自正阳门起,至外五龙广场而止。”

    沈溍闻言,顿时就明白。

    太孙殿下的想法,便是如同唐时长安,朱雀大道一般,修建一条直通内外的主干道。

    遥想典籍记载,长安繁华,沈溍不由心神驰往。

    只是沉浸少许,回过神来后,沈溍不由问道:“拆除如此多家,不知百姓当何以安置。”

    朱英直接回道:“自是当以拆迁尺寸,予以宝钞安置,其中尺寸,便以地契为准,侵占不予发放。”

    沈溍心中稍稍一算,不由道:“殿下,这等数额巨大,不知当以多少为其标准。”

    朱英心中术算。

    按照图纸上,自外五龙广场到正阳门,约莫有三里半地界,便就是一千七百五十米长。

    左右百米,便就是十七万五千方。

    再加上在道路之外,左右两边朱英打算各推进十五米,用以建造店铺,便再加五万两千五百方。

    总计二十二万七千五百方。

    心中思索一番后,朱英道:“便就按地面两贯钞每方,二层往上则按一贯钞每方计,用以安置百姓。”

    现在京师的房价,虽然比起其他各地来算是高,不过一间普通住宅,面积大约六十方左右,大致也就四十五贯钞即可,大约是一贯钞每方。

    店铺的价格稍高,也没两贯。

    这个价格,对于被拆迁的百姓来说,可谓是大赚了。

    目前街道旁店铺,大约在五六十方,算上二层,可得宝钞近百。

    再花费个几十贯宝钞找个新址真不难。

    朱英也算过,即便算是街道面积,总计不会超过五十万贯钞。

    这些对于现在的群英商会来说,真不算太大的事情,连动筋骨都没到,账面上的流动宝钞随时可抽出来,对于本身的买卖,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沈溍嘴巴微微张开。

    几十万贯钞啊,太孙殿下一张一合,就这么出去了,且还只是个开头而已。

    即便是陛下修缮皇宫内廷,一般出手也不过几万贯钞的花销,而看着太孙殿下这番模样,这几十万贯宝钞似乎并没有放在眼中。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