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2/2)

    也正因为萧瑾的小心,才没有被冯慨之看出端倪。

    这话,让张崇明也深思起来,似乎新皇这段时间确实有些不一样,大概是先皇驾崩,他自己也渐渐想要立起来。不过,他很快又打消了顾虑:张真人是何等人物?他既开了口便不会有错。早些年我命里有一劫数,多亏了他才逢凶化吉。真人也是看一下我跟他有些缘法,这才点拨了我一句。夏国必亡,且亡于齐。如今我又查到齐国那边似有异动,估计这句话得应在今年年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张崇明嘴角朝下,尽显轻蔑:他能不能做出政绩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夏国气数已尽,万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但是这些念头暂时还不能表露出来,更甚至,就连下令科考也是这么模棱两可地给出一道圣旨,并不敢一次拱起太多的火。

    行吧,那真人果真这么有本事么?我瞧着小皇帝每日容光焕发,精神好着呢,可一点没有亡国之君的样子。

    冯慨之无声一叹。

    萧瑾早就看这个选官制都不爽了,这里没有唐朝,自然也没有科举制。如今夏国的选官制度还是门荫制和流外入流。所谓的门荫,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而流外入流,大意是指未被编入正式官职,如低级办事员、专门的技艺人才如隶书手、楷书手等,在任满一定年限之后,经过考试合格,可以到吏部参加铨选,进入流内。能在萧瑾眼前晃动的,大多是靠门荫上来的,朝中百官大多出身世家大族,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官衔也被他们所把控。

    冯慨之只是单纯感慨萧瑾行事太滑不溜手了:依我看,小皇帝这回是真想要做出点政绩了。这又是下令科考,又是要亲自赈灾的,真是能闹腾。

    张崇明警告:是真人。

    说起这个,冯慨之靠近了些,神神叨叨:丞相,那个老道的话真有那么神吗?

    --

    也正因为如此,他跟丞相才会一直敛财。左右那些钱财往后都得便宜了齐国,还不如被他们收入囊中。待来日换了新主,这钱财是能自己留着也好,为表诚心送上去也罢,总归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出路。

    几十年前那的确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不管上头坐的是哪一个,反正他们世家大族是不会倒的,可是近些年世家大族也有些乏力了。

    能吃能喝,能跑能跳,还有劲儿找他的茬讽刺他呢。

    萧瑾如今想做的,就是彻底将这些人打压下去,再扶持一部分人上来,让整个社会阶层得以充分的流动。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