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2/2)

    所谓抽解,就是齐国对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实物税,按照贩到船货的一定比例抽收,也称抽买,萧瑾这么做,就是取消夏国商品进入齐国的关税。

    萧瑾虽然还是端着,但是内心已经迫不及待了,仅仅只花了半日便理好了投降文书。

    --

    最终,宁尚书还是同意了。

    不过他一想,夏国这些年也没有什么商品进入齐国流通,答应了也无妨,最重要的是赶紧解决这件事情,回京还得想着怎么安抚民心才是最重要的。

    萧瑾确实是一如既往的善解人意:一年的税收就不用了,不过我听闻齐国去年遇到丰收年,如今的粮食压满了仓,也不值钱了。

    萧瑾对冯慨之皱了皱眉:冯大人你也是,何必这样咄咄逼人?直接开口要这么多,叫齐国如何自处?

    萧瑾说完,诚意满满地道:朕所求唯此三点,希望尚书大人仔细考虑,若是实在不便答应,那朕也没办法了。

    宁尚书怒火往下压了压,直愣愣地看着萧瑾。

    萧瑾继续道:既如此,便给谷四十万石,厚衣服二十五万件。临近年关,朕别的不惦记,始终惦记那些镇守临淮关的士兵,总不能让他们吃苦,上书大人,您说是不是?

    两边一落章,齐国与夏国的战事就此消弭。齐国获得了清静,夏国也终于收复了淮河以北的部分土地。

    萧瑾徐徐道:另有一点,夏国也是不喜征战的,此次和谈之后,夏国将会在这五州广置榷场,同齐国商贸往来。朕所求另一点就是,自今日起至五年后,夏国不论官民,对齐国所贩之物均不得抽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

    王从武又嚷嚷起来说要继续打仗,冯慨之口口声声说这些不够,还得再加钱,吵得宁尚书连太阳穴都是一突一突的,弄得他没办法仔细思考。

    说起粮食的事情,宁尚书就心痛,他还记得夏国坑害他们的事。

    投资消费和出口,可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呢。取消抽解,长远来看,对夏国以后的出口贸易裨益可太大了。

    说这次和谈结果不好吧,可他们又确实谈成了,而且比起一开始夏国狮子大开口,情况已经好了太多;可要是说好吧,他们可是割地赔款,又取消了关税,不知不觉条件一样再让,就让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期间还被冷嘲热讽,不知受了多少的气。

    出了夏国军营之后,齐国的几个大臣脸色都不是很好。

    这说的多少像个人话,宁尚书跟洪儒盛的反应倒是平平,没有先前那么火气旺盛了。

    宁尚书心道,这小皇帝总算说了一句人话,这位怕是这里面最有人情味的一个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