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2/2)

    萧瑾回程的这日,李廷芳依旧领着诸位大臣守在城门处。

    且来了建康府之后,萧瑾竟发展健康的许多地方竟然都种上了冬小麦。

    正因为如此,这段时间萧瑾在朝中的呼声已经高到从未有过的地步了。

    众人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萧瑾。

    --

    咦,等等?李廷芳?!

    户部右侍郎哪怕被推出来,也依旧不卑不亢,按着交代道:臣欲弹劾当朝丞相李廷芳,其人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欲谋不轨之事!

    早在萧瑾回程之前,萧元涣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了。

    这可是几十年都未曾有过的大战绩了!

    他听完便知道,这朝会多半是要批他的。

    果然,刚进了大殿,人还没站稳,萧元涣就听有人道:启禀圣上,臣有本奏。

    他问过之后,苏仿才道,原来是百姓看到官府种小麦,纷纷要学。

    拦下军粮跟兵力,却是是有失妥当,但若真的计较起来,他也不是没有借口可以应对。

    从建康府出来后又行了五六日,一行人终于到了临安城。

    然而眼下守在这里的朝臣都是心甘情愿等候在此的。同上回萧瑾前去赈灾时简直是天壤之别。谁也不曾想过,他们夏国竟然能打退齐国,还从其国手里拿到了五个州。

    萧元涣一脸不解地跪下行礼,只听萧瑾说,要回去先开个朝会。

    新皇甫一登基,国土就大了这么多,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夏国风头正盛,前途无量!只要跟着新皇走,新皇吃肉,他们肯定是能跟着喝口汤的。

    如今看来,这苏仿的确是胆大心细能成事儿的,把他放在建康府真有些屈才了。

    准奏,何事?

    萧瑾拍了拍脑袋,好像记起来确实有这么一段事,只是当时他忙,随意应付了两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缺人。萧瑾感觉,科举取仕已经迫在眉睫了。

    萧元涣也在前面,萧瑾过来时,他心里只觉得奇怪,总觉得张崇明跟冯慨之几人跟他走得过近。若是他之前没记错,这两人不是一向不喜凑在萧瑾身边么,怎么现在反而

    萧瑾糊涂了,他居然觉得李廷芳有些古怪,但却从未想过他还有这么多的花花心思。毕竟这人看着可老实了,萧瑾再次确认:你说李丞相欲谋不轨,朕问你,他可有同谋?

    苏仿还道:微臣先前问过您可否传授百姓,您不是答应了吗?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