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2/2)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可拍了半天也不见反应,仔细一看,却发现张崇明压根不想走:丞相,您看什么呢?
吵吧吵吧,反正谋反这个罪名是铁定,他说的!
韩仲文等不掺合,是因为他们知道形势已经变了,萧瑾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拿捏的新皇了。但遗憾的是,那些替李廷芳跟萧元涣争辩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吵得不可开交。
下朝之后,冯慨之一直守在张崇明身后,对他使劲儿拍马屁。
如若给他一把瓜子,他能当众嗑起来。
不过闹的人还是少数, 更多的人是闷不吭声, 譬如韩仲文。他跟李廷芳关系一向亲厚,但是眼下也一句话未说。
以前他是没人支持,打不过襄阳那些士兵,也不敢在齐国进攻之前搅得自己不安稳,说一下唯唯诺诺,投鼠忌器。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齐国已经投降了,短时间内闹不出什么水花,他该趁着这个时机将萧元涣这个祸患一举拿下。
对外, 萧瑾能笼络军心、笼络民心;对内, 他也能掌控张崇明一派大臣,这样的皇帝,他们怎么敢再作乱?
惨还是陈国公惨。他一心想把女儿嫁到皇家当国丈, 结果冷不丁的就碰上这么一个灭顶之灾!
张崇明对着殿外跪的那群人,抬了抬下巴:李廷芳那厮总说咱们结党营私,实则他自己才是真正的拉帮结派。但凡是要跟他老家沾亲带故,都是他的都是他的同乡;但凡是从眉山书院出来的,都是他的同窗;即便都扯不上关系,只要瞧着顺眼,那也是他的同僚。偏偏那些人还就吃他假仁假义的那一套,觉得他虚怀若谷,忠君爱国,真是可笑!
冯慨之满脸不屑:世人多是糊涂透顶,哪能看明白这些?
所幸他这回是彻底翻不了身了。这还多亏了您。从前只听您说李廷芳有不轨之心,我还以为是您随便说的呢,没想到真有证据。这回要不是您那一封信,咱们还就真的拿他们没辙了。
搁以前他说不定还会站出来说上两句。可今时不同往日了, 张崇明今日虽未说话, 可韩仲文也知道他是什么态度。张、冯、王三人往萧瑾后头一站, 这朝中是谁说了算, 也就清晰明了了。
萧瑾看得津津有味,并且把这些人都给记下来了,记在了小本本上。
一个早朝就这么乌烟瘴气地结束了。
--
他们之前确实是贪,但是贪的里外如一。不像李廷芳,分明是个伪君子,非得装出一副胸怀天下的模样,十分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