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2/2)

    好家伙,一共三百余名考生,一眼望去竟然多是红光满面的富贵相!

    其实他也可以不用来的,由丞相跟几位尚书代劳就便是了,不过萧瑾仍有些好奇,这毕竟是头一次科考,他总得看看过来参加殿试的究竟是什么人。

    十五那日,天色尚未明朗,韩攸已经随诸位考生在皇城外的左掖门等候多时了。

    萧瑾兴致冲冲。然而这份高兴是仅仅维持到他走进集英殿而已。待他往那高台上一坐,一眼扫过台下诸位考生时,心都凉了一截,所有的欢喜荡然无存。

    身份盘查尚如此警惕,更不用说那些考题了,韩攸自己也听说了,有人想买考题。不过刚给了钱,第二日便被官府的人给捉回去了。如今通过府试的这些,能耐都不小,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了。

    他本来还为了自己的科举办成而沾沾自喜,到头来选的仍旧还是那一批人。归根究底,还是读书的花费实在是太高了。

    三十人?萧瑾倒吸了一口凉气。

    抵达临安城后,韩攸没有一日是清闲的。他白日里在旅店看书,傍晚会出来走一走,看一看临安城的风土人情。

    顾淮南神情凝重,俯下身道:只有三十余人。

    韩攸身为考生,自是知道此次科考纪律之严明。多半是因为朝廷对此抓的紧,下头各府考试的时候,都是再三的验明身份。这层层探查下来,想要捏造身份参加科考几乎是不可能的。韩攸因为出身不好,还被多查了几次,不过好在最后仍旧顺利地过了。

    --

    期间又经历了一次搜身。

    韩攸又看了一眼三人的打扮,富贵人家出身,还是读书人的打扮。

    纸贵,书也贵,寻常人家连饱饭都吃不起,哪有闲钱给孩子读书?只盼着等科举变为常制之后,寒门子弟、穷苦人家也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愿意花钱给自家子弟读书。不过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改良造纸术与印刷术已经迫在眉睫了。若是这两个解决不好,百姓还是读不起书。

    也不知等了多久,才见一队人从里头走来,将他们领进了皇城。

    仅仅是听了两句,韩攸便看出了临安城繁华背后隐藏的暗流涌动。或者,这样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百姓心中,也存在于那座巍峨的皇城里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此次这群考生里头,除去那些经商的,还有多少寒门学子?

    一晃,半月过去,殿试那一日也总算是来了。

    等这些考生陆续进了集英殿之后,萧瑾才迟迟到来。

    萧瑾趁着众人答卷的时候,叫来顾淮南。

    这年头能读得起书的,家里应当都不小。当然他除外。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