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2/2)

    农具按着之前定得数额再添一倍,让工匠加紧赶制,赶制完了立即送去两广一带。

    水车已经改装好了。

    --

    恰在此时,工部又传来了喜讯

    拿了钱, 事儿就好办了。

    张崇明这么多年昧下的钱可不再少数, 萧瑾轻点了一番后惊喜地发现,他这回不仅不用束手束脚、抠抠搜搜,甚至还能有些盈余!

    凡是前去开荒的,不论男女老少,冬天之前需给他们再发两身冬衣,以保冬日无虞。

    话说的漂亮,苏仿作为一次屯田开荒的总负责人,听着听着,心里却渐渐没底了:圣上,咱们有钱吗?

    苏仿原想说自己也跟着捐点,但是想想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家底,想想还是算了吧。只恨他没有生在一个富裕家中。

    萧瑾听闻之后,立马出宫赶往工部。

    迁徙到两广的百姓务必人人要有房住,虽说只是建个棚子,但也须得用好木头,绝不能偷工减料。

    苏仿问得小心,生怕自己打击了萧瑾脆弱的心灵。

    其实是萧瑾觉得这些钱来路不正,被人听到了还不知他们心里怎么想,又何必传得沸沸扬扬呢?

    千言万语,最后也不过只有一句话:丞相大人真有钱。

    他来时,两架水车摆在那儿引水。

    只不过从左边口袋进了右边口袋罢了,早晚都是得还给他的。

    萧瑾洋洋得意:朕是那般无的放矢的人吗?放心好了,钱都早已准备妥当。朕也不瞒着你,朝廷的钱原本的确有些紧凑,但后来张丞相出了不少,有他出力,如今也不必省着花了。

    丞相大人几时捐的,怎么一点都没听说?

    第二日后,萧瑾再次下令便痛快多了,大手一挥:

    萧瑾嘴上不说心里说,张崇明有什么钱?那不都还是他的钱?

    前头的一架水车形状稍小,瞧着十分利于搬运,形状虽小,可引水的效果却不差,是由连串的活节木装入木槽中,上面附以横轴,眼下正以牛力旋转引水;它旁边摆的那一架水车稍微大一些,上面有两个轮子,两轮间以筒索相连,筒索装众多木筒,利用水力使轮转动,轮上的木筒便依次将水运转之前方,覆水后空筒复下依次载水而上,如此往复循环,可见面不断地引水。

    幸福来得就是这么突然。萧瑾本来也不是抠门的人,有了钱,他更希望将此事办好、办得漂亮。

    他不愿张扬,朕便没外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苏仿诧异不已,突然间又觉得有些荒谬,好像自从圣上登基之后,便经常听闻朝中有大臣捐钱的事消息,就好像不捐钱戏精不配做臣子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