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2/2)

    之后表示下旨赐封皇商称号。

    夏国并不缺有钱的主儿,且他们隐约意识到,这次的青花瓷跟别人不一样,只要他们被市舶司的人看中,那便多了一重皇商的身份。

    他赶忙立下账,送去给萧瑾过目。

    外头那些人纵然没有见过那瓶子,却已经能绘声绘色地描述那瓶子是什么模样了。说得好像的青花瓷就是他们造的一样。

    跟皇室沾边的东西,那自然人人都想争的。

    不知这笔钱是否还能剩下,如果能剩下的话,通一通下水道也是非常必要的,

    又一日,听闻京城里头最大的那个商铺里头正好陈列几个青花瓷,不少人多钱去看热闹,结果一看之下,惊为天人。

    --

    陈疏材宝贝似的收好账本:您放心,微臣都让吴新好好查了一番,自然会把那些滥竽充数的给踢掉。

    总觉得他们亏了。

    你心里有数就行,回头拟个名单,朕同几位大臣商议一番便可定下。此事越快越好,不得耽误。萧瑾想早点挣钱修路。

    对了,还有城中的排水系统,也得改。临安城可是门面,虽说他心里头理想的皇城乃是开封,但如今开封不还是齐国的吗,想也没用,只能好好建设一番临安城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亲眼见识到这青花瓷有多好之后,不少富商大贾都按耐不住地跑去市舶司毛遂自荐了。

    君臣商议好了之后,当日,市舶司献给圣上一只世所罕见的青花瓷瓶的消息便人人皆知了。

    萧瑾随手翻了一眼,便把账本重新交给他:你回头自个儿也查一查,贪心的不要,坏事做尽的也不要,最好是远一些又愿意给出高价,平日里风平也好的。

    谁能想到一个瓶子还能精致成这样呢?

    临安城的这些路,他是早就看不爽了。

    巧了,陈疏材也想赚钱,为了市舶司能扩大规模,陈疏材拼了。

    寻常百姓是纯粹看热闹的,那些大商贾们却都看出了门道。尤其是他们听闻朝廷如今还想要扩建窑洞,只可惜囊中羞涩,才迟迟未曾动工。倘若他们愿意出钱,往后便能以低价拿到青花瓷,且名额只有十个,先到先得。

    这青花瓷果然是名不虚传!

    他花了两晚上的工作筛选的名录,最后提了些好的呈到御前。

    萧瑾可不想这些皇商到最后,反倒变成了朝廷的蛀虫。

    缺钱的时候,萧瑾效率别提有多快了,不过一下午,便于一致通过这份名录。

    陈疏材想到或许会有人主动送钱,但却没想到肯当冤大头的人竟然有这么多。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