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2/2)
说话的那人听到这句一顿,眼睛狐疑地上下扫着张翰之,面上摆出一副早已看清的表情。张翰之这话,他已经听了许多遍了,从他来谷城县当县令之后就听说了:每每问及都是缺钱,县衙若是一直缺点,这学院就一直拖着不建?
--
原是一老一少在拉拉扯扯。且奇怪的是,那个年轻的萧瑾竟然还觉得面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王硕要去呵斥,被萧瑾拦住。
抡起家底之丰,更没有比大商贾家产厚实的了。可朝廷重农轻商,寻常百姓若想经商还有条条框框限制,若无天大的机遇,怎可能白手起家?
王硕一看,浅笑道:圣上好眼力,此人是进士出身,如今任谷城县县令,貌似叫张翰之。
那能比较吗?修路不也是为了百姓?
张大人,您有您的考量,只是学院这件事也拖不得。
他这看热闹的心思一起来,立马走不动道儿了,什么烦闷忧虑全都散得一干二净了。
他暗暗偷.窥,对面两个人浑然不知,还在争执。
说来说去,最苦不过平头百姓了。
张翰之都快被这人烦死了:说了多少遍,学院早晚都会建的,只是如今钱不够。
张翰之叹了一口气:行了,你说的我记下了,等有钱就建。
张翰之?萧瑾愣愣地站在那儿,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当初姜明他那纨绔儿子闹事儿,就是这个张翰之把人给绑起来了吧。是个有良心的小伙子。
萧瑾一面想着事儿,一面往前,没走两步忽然听到前面有人在吵架。
世家大族把控社会资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今世家虽然还能在一些小事儿上跟皇家叫板,但其实内里已经衰败了。前几年被萧瑾弄下去的李庭芳,出身世家;如今在牢里的黄立夫,也是世家大族,说没了就没了的前礼部尚书姜明,同样是显贵出身。这样高的门第,不也说倒了就倒了吗?
他寻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始暗中观察。
他指着那边穿蓝衣的青年问道:这人是不是从临安来的?
有钱修路没钱建学院?如今已经是年底了,明年朝廷还会开科取仕,这学院早一日修建起来,底下的童子便能早一日入学,这样利国利民的事,还比不得你那一条路?
可见所谓的门阀,早就没有话语权。
从襄阳走了一圈之后,萧瑾对于科举以及兴建学校的念头越发强烈了。他是个平庸的皇帝,唯一所能做的,便是让民间向上的渠道不被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