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2/2)

    可这岂不是要花很多钱?齐皇犹豫了。

    齐皇发火,作为御前红人的兼狗腿子李垣乔自然是要主动劝说了。李垣乔劝说的显然激进了一点,不过这也是在他审时度势之后琢磨出来的一段话,他道:这些小恩小惠做起来也不是很稀奇的,只要掏钱就能办到,圣上了何不做的比他们更实惠一些?

    您何苦担心这个,咱们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真是岂有此理,夏国朝廷该不会是钱多得烧的慌吧?就那么喜欢显摆。不过是提供食宿罢了,把自己吹得天上有地上无,也不嫌害臊。

    为了跟夏国打擂台,齐皇也管不了这么多了,直接又印了一批纸币。

    真是太方便了。

    那纸钞从库房里出来之后便立马交给了宁尚书,齐皇给他下令,明年科举的规模绝对不能输给夏国。届时还得让人对他大夸特夸,让齐国百姓跟那些文人墨客们知道,夏国在他们齐国这儿根本什么都不算。

    文人喜好写诗,若是遇上一些感慨那就更能诗兴大发了。一时间,夏国文人都在歌咏本国的科举如何便优越,如何让齐国人看了都羞愧不止、无地自容。想当初,齐国东施效颦,也学了他们的科举,结果却办的窝窝囊囊,没有一个人是满意的。

    所以说,当初决定来参加科举果然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了。

    齐皇一想,瞬间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这是齐皇第一次尝到纸币的好处。

    要说第一次用纸币,那是无可奈何,可是第二次印,齐皇便不由自主地沉迷进去了。如今发一两纸钞就得存入相等的金银,如此换算并不简单,可若是有朝一日废了那准备金呢,那他岂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想怎么印就怎么印?

    到那时管它是天灾人祸,还是行军打仗,只要印钱的官署被朝廷牢牢把控,那朝廷就不缺钱!

    还有夏国那群臭书生,一点小恩小惠就把他们给收买了,文人的气节呢、风骨呢?

    不像他们,只要参加了科举便根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朝廷直接给他们安排妥当了。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是啊!齐皇被这么一提醒,觉得好像的确是这个道理。

    夏国每回想要传给齐国的消息都像是长了翅膀似的,这回也是一样的,不消一日,齐皇便得了消息,顺便掀翻了一个桌案。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