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2/2)
萧瑾满意极了,心里觉得陈太妃可真是贴心,不愧是他父王留下的一大助力呢。
还没看多久的笑话,冯慨之转头就被萧瑾又招了回去。这回的事冯慨之事先已经预料到了,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扩招。
萧瑾早就有这个念头,如今钱来了,自然更好了。
萧瑾于是特意去了陈太妃宫里,特意同她分享杜嬷嬷的成绩。
徐庶没搭理他,冷酷无情地走掉了。
这里地方大,能建大上许多的纱厂。开工建厂之后,萧瑾又问了一下纱场那边最新的动静。
至于别的,提都没提。
李太妃如今的日子简直不要太舒爽,萧瑾没有后妃,这宫中一切事物皆由她打理。虽说李太妃并不是一个过于强势的人,但她手上有宫权,试问宫里谁还敢不服她?李太妃深知,自己的这些体面都是萧瑾给的,因为越发同萧瑾一条心。
夏国的纱卖得格外红火,不过短短两月,便隐隐有占据齐国市场的风头了。
好在冯慨之也不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情了,轻车熟路的,没多想就答应了。
这事儿就交给冯慨之了,工部那边最近都挺忙,抽不出身,可冯慨之却大把大把的时间。
--
所以陈太妃对着萧瑾的时候都是格外好说话,这次听萧瑾说让她再挑选一批女官,回头管着京郊那边的纱厂,也是毫不犹豫地应下。
其实以杜嬷嬷的本事,萧瑾完全可以当个甩手掌柜。杜嬷嬷虽然管纱厂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已经把这里管理的井井有条了。纱厂里头的各项规章如今也都建了起来,比朝廷之前定的规矩可要全面多了。
这两年来,不是没有人在她耳边吹风,让她催促萧瑾赶紧成亲,赶紧立后,但李太妃都当做耳旁风、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她看得出来,萧瑾觉得自己年纪还小,根本就不到成亲的时候,就算逼他,也得等他自己长大吧,如今说的太多反而容易激怒圣上让他对着干。
说着,冯慨之慢悠悠地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
这次选址就不在城里了,而是在京郊外头,离京城也不算太远,但周边却都是乡下。
齐国那边直接来一个开门红,看来,他们的东西不仅卖得好,如今的口碑也好,如此情况,必得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将纺纱业彻底立住了。
冯慨之乐了,这臭脾气,简直跟王从武那丝一模一样。
萧瑾对着第二个纱厂还有些别的打算,他准备在里头挪出一部分的纱放到福田院,回头让他们自己织,卖出多少都算他们自己的。如此一来,老弱病残才有养活自己的本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