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2/2)
蜀国的援军到了之后,一直与林家军对峙。小打了几场,各有胜负,不过益州暂且落到了林檀手中。
林檀不得不服。有了韩攸,省了她多少事?她如今要做的就是每天操练军队,战时领兵作战罢了,其余一切诸事都不要烦心,甚至连韩攸的安危也不必考虑。
宫人道:是今早上刚没的,说是喝了药之后吃了不该吃的东西相克了,吐血而亡,太医纵然立马诊治也没人叫人救回来。
齐皇骤然得此消息,惊得直接从榻上滚了下来,怒指来人:休得胡说,李爱卿前几日还好好的!
且说齐皇在蜀国这碰了个钉子之后,不安之感越来越盛。恰在此时,他又听闻了一桩噩耗李垣乔病没了。
若非韩攸一心向着萧瑾,林檀都想要收服这个人才了。只可惜,韩攸从来不接她的茬,叫林檀只有羡慕萧瑾的份儿了。她这边的人才不是没有,不过都是将才,领兵作战的本事是有的,治理城池却逊色许多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后面这些人更是直接背叛了官府,也背叛了朝廷,成为叛党,与林家军里应外合破了城门。若非如此,益州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快被攻破。
益州乃军事要地,把持住了益州,就等于是把持住了蜀国诸地对外的关口。往后蜀国朝廷将会更加受制于人。
林家军这边风风火火,蜀国跟齐国的朝廷却日渐冷清。
韩攸自从益州被他们收入囊中之后,便开始劝降益州当地的权势地主。当初林檀是想将这些人一网打尽,觉得他们所得尽是百姓的血汗钱,来路不正,想要取而代之。可最后还是被韩攸给劝下了,益州几乎一大半都是被这些权势掌控的,若他们一倒,益州必会生乱。
只因为这一句,才让益州城里头的穷苦百姓起了心思。
韩攸不仅留下他们的性命,还极力劝降。
益州的官府好歹撑过了前面几次,就在朝廷援军即将到来之际,那林檀忽然对外放出话来,说是林家军若是攻城成功,头一件事情便是开仓放粮,赈济贫民,甚还允诺免了一年粮税。
一如当初劝说薛仁一样,如今劝这些人也并未受到什么阻力。加之林家军势大,已经能跟朝廷分庭抗礼了,以后这天下究竟是谁的还不好说。对上林家军,他们本就矮了一头,更何况这其中又有韩攸出力,所以不少人顺理成章地归顺了林家军,献出了部分家产,以供军队使用。
他从夏国带回来的两个暗卫身手了得,多少次助他化险为夷,有这两个在,不比她费尽心思挑地士兵来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