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2/2)

    萧瑾从奏书里头抬起头,囫囵着道:来都来了,得寻个时机出门见一见,兴许还能发现什么沧海遗珠。

    从萧瑾手上取回了考题,就听他又说:这几日,各地的考生想必都已经赶到临安城了吧?

    萧瑾对于前头的这些题目没有什么意见,待看到农事时,见考题太难,其中一道若是不常下地的话只怕答不出来,遂他大手一挥,直接把题目给改了,改成了常识题。

    韩仲文一时又想起来那个在圣上跟冯慨之干预下,越来越辛苦、越来越艰难的岗前培训。这个词还是他们圣上自己造的,圣上对这件小事儿还十分在意,每年培训的时候都得去伸个头看看。倘若谁表现的好了,还会格外提拔;若是被盯到有什么不好,没准就真要回炉重造了。

    看来,他这表述的口才还是不错的,看吧,韩仲文通过他的寥寥几句话就已经清楚明了地掌握了他话里的精髓。若不是他描述得好,韩仲文也想不出来这等切合的考题。

    条件越来越艰难,希望这一届的进士能尽快度过吧。

    --

    只要稍稍有些经验的,都能答的出来。

    捧着考题,韩仲文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大半。不知为何,虽然圣上还没有过目,但他总觉得这件事情已经四平八稳了。

    见萧瑾不住地点头,那厢韩仲文便心里有数了。

    休息片刻,韩仲文便进宫复命。

    韩仲文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一下,还什么沧海遗珠,怕是自己在宫里呆久了想出去放放风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果然,萧瑾看到这些考题之后,龙心大悦。

    韩仲文想通之后,整个人都通达了。他谢过张崇明,赶忙召集礼部众人商议考题。

    他觉得这就是自己之前说的那些考题,他当时脑子里面还没有对应的题目,如今看过这份卷子,萧瑾觉得自己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韩仲文这些日子只顾着出题,真没注意这些,不过算算日子应该是到了:定然是都到的差不多了。

    他道:虽说科举已有两年,但寻常百姓能考中举子的还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家有恒产之辈。这样的人,指望他们对农事有多精通是不可能的。朕只希望最后被选中的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徒,至于他们能懂几分,是否熟练,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左右都是要下地做两个月农活才能去任上的。两个月一过,他不会也得会。

    韩仲文当了这么多年的礼部尚书,虽然为人中庸但才华还是有的。礼部在他的治理之下行事稳当,可能人却也不少。一群人合计了一天一夜,便将考题大致合计出来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