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2/2)

    韩仲文听得半晌没动静。邸报他知道,但是这所谓的报刊他真是闻所未闻,莫不是又是圣上自创的玩意儿?

    说起这个,萧瑾又有了新的念头, 夏国才得了北边的齐国旧地, 稳住人心, 融合南北迫在眉睫,若是能有在舆论上也能让南北拧成一团, 自然最好。

    韩仲文心中迟疑,觉得有一点麻烦,但是转念一想,圣上都已经这般器重他了,他若不答应,岂不是太白眼狼了?上回书院的事情是他办的,这回报刊的重任也都毫不犹豫地交给了他,若是他嫌弃这嫌弃那,圣上会不会觉得他吃不得苦,之后再器重别人?要知道,后头还有冯慨之跟陈疏才虎视眈眈呢,人家可比自己跟圣上的交情深。

    萧瑾点头:不错,不过除此以外,也可以雇佣乞儿帮忙兜售,一来可以扩大受众,二来也算是行善了。朕早有此想法,直到最近才听闻工部的活字印刷术已经改良得差不多了,才越发觉得此事不能再迟。工部朕去看了一眼,确实可用,有了这活字印刷术,大规模的印刷报刊才不会太费事儿。

    如今纱厂在各地已经陆续建了分厂,还有青花瓷厂, 也开了数十个,前者归户部管, 后者归市舶司管。这纱厂一律都招收女工,对百姓的吸引力自不必说;待日后新建了青花瓷厂,萧瑾觉得也可以招收女工, 总之,书院学生的出路是必不能少的。

    民间女子结业之后直接进厂赚钱, 就冲这一点,就不怕招不到学生。

    不过若真能办成,未来兴许能成为朝廷手中的一把利器。

    萧瑾跟韩仲文商量:这林下书院虽然在京城里头办得轰轰烈烈的, 但是外头毕竟不知道, 日后听说了恐怕也会有些非议。朕这儿倒是有个想法, 可以引导教化百姓。

    萧瑾徐徐道来:这朝廷的邸报可以送达和府县, 供底下的官吏了解朝中风向,这本是不错的,但是受众小了些。不如这样,你带着礼部自创一报刊,对夏国境内所有的百姓发售,一月一刊,内容可针砭时弊,也可登些文章,具体如何,你们自己敲定。这第一版,便得好好说一说林下书院,务必要让南北两地的百姓都知道这女子书院的好来。

    韩仲文说着萧瑾的思路往下问:这报刊如何下发,通过书局书肆吗?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还得造势。

    其实那些大道理谁都会说, 但是能不能听进去就未必了。冠冕堂皇的道理说的再多,也没有比结业就能入纱厂更能深入人心。

    而舆论, 无疑需要朝廷来引导。

    韩仲文表示愿闻其详。

    话是这么说,但总感觉没有那么简单。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