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2/2)

    牧民没对她不利,愿意分给她食物。将她当做贵客礼遇,她就应当感激了。而不是嫌弃。

    老妇人见状,对着一旁的男孩说了几句话。男孩去提了一只铜壶过来,倒了一碗羊奶。

    草原的温差大,白日里或许还能勉强算得上温暖,入夜之后就是冻得生霜。元氏出身拓跋鲜卑,对草原寒冷的畏惧几乎深入骨髓,在迁都之前,帝王都要在六月前去阴山却霜,请求老天减少冬日的苦寒。后面到了洛阳,才将这个祖规给放在一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老妇人会说几句汉话,说是曾去和汉人商队买卖牛羊牲畜学的。

    老妇人抬头看她,沟壑的眼窝里满是岁月的睿智,要不是客人,怕也回不来。

    老妇人把羊奶递给她,客人喝点羊酪,暖一下身子。

    老妇人见状笑了,她喜欢这么爽快的人。又将一碗粥递了过来。

    白悦悦再次道谢才低头喝粥。

    她低头轻轻在手心里呵了一口气,使劲的搓了搓,好让手掌心暖起来。

    后来那马被牵走了。

    一碗羊酪下肚,原本冰冷的手脚暖和了些。

    她明白老妇人的意思,牧民的牛羊马匹,都是会被拿去用的。老妇人看出她身份的不寻常,但没有点破。

    哪怕坐在篝火旁,白悦悦还是能感觉到四周的寒意不断的透过外面的牛皮传到她的身上。

    是我接生的,从小马驹养得高高大大,所以它才能认得回来的路。

    她口音有点怪异,但是足够让人听懂。白悦悦满是感激的道谢,双手接过。喝了一口,羊酪带着一股腥膻味,和她平日里喝的不同。一口下去的时候,有片刻的眼前发黑。但她一鼓作气全都喝了。

    老妇人拨弄着面前的火,客人的马,是我家以前的马。

    老妇人也坐在火旁,手里持着一根棍子,将面前的火捅的更加旺一点。

    给白悦悦这碗就是拿羊棒骨熬煮的,粥上还有零星的油星。

    白悦悦看了一眼老妇人,老妇人依然还是刚才那副坐在火前的模样,没有半点变化。

    草原上的人并不是汉人们以为的每顿都吃肉,牛羊是家里重要资产,要小心对待,他们从汉人商队那里换来粮食,小心的熬成粥,和牛羊乳一块食用。偶尔就算是杀了牲畜,连骨头都要拿来熬粥。

    这家里没有青壮年的男人,就连女人也看不到二三十岁正当年的,留下来的全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

    白悦悦把碗交给一旁的小女孩。这家人不是老就是小,她道谢之后,随口问了一句,怎么不见孩子的父母。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