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2/2)

    两人慢慢悠悠回去,方母给他们留了门。阿夏洗漱完换了双软鞋上楼,楼梯边挂了只灯笼,照得亮堂。

    哎。

    方父擦擦自己湿腻腻的手,又去舀了勺米熬碗粥。等砂锅里咕嘟咕嘟冒泡时,底下的炭火刚好燃尽。

    --

    阿夏也得睡了,她点起香,熄灯缩在被褥里,窗外冷风打在墙上,吹过瓦檐,她枕着风鸣深眠。

    她唤了方父出来,踢踢鱼桶,叫他去拾掇,自己把小门关上,怪冷的。

    他又喊:鲫鱼头,谁家要鲫鱼头?

    眼见着就要倒春寒了,阿夏最吃冷风,沾到身上就要冻倒,给做个葱焖鲫鱼补补。

    船家,方母忙从屋里出来,推开小门走到水阁靠明月河的露台上。手倚着木栏杆,探头往下问,今早现捕的鲫鱼呀?

    船家划了小桨过来,摸出钱,从网兜里抓起两把鱼扔到深木桶里,鱼也跳不出去。

    年糕从它的小窝里探出脑袋,舔舔毛,咪呜一声又蜷缩成一团睡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外头阿夏裹了身长袄,打着哈欠推门进来,一副惺忪的模样。

    第二日时,天渐亮,明月河上笼了一层薄薄的朝雾,一艘尖头尾阔的渔船划破雾往前游。船家有副开阔的嗓子,他念起陇水镇的俗话来,宁可丢掉四两油,不可丢掉鲫鱼头。

    方母拉住线扯上来,打眼一瞧,是刚捞上来鲫鱼。

    他做得利索,那边砧板上方母切好小葱,又热起砂锅。

    放两把鲫鱼,小葱全抖落下去,油要是菜油,淋一遍。再倒醇香的绍酒,糖得洒一撮,最后浇上酱油,中小火慢慢焖煮。

    船家腋窝下抵着桨,手提起那兜子还正活蹦乱跳的小鲫鱼给水阁上的方母瞧。

    给我来两把。

    是诺,天都没亮拿张网子捕的,还活着哩,你要是不要?

    你来的倒正好,也省得我请你下来吃,去叫你太公太婆和大哥,今早在灶间凑活一顿。

    方母算算还实惠,忙数出十文铜板攥在手心里。木栏杆边上有只用麻绳吊着的小木桶,她把铜子悉数扔到里面,解了绳线往底下垂。

    便宜着呢,一把给个五文就成。

    我晓得,方父乐呵呵地笑,用刀给手掌宽的小鲫鱼去鳞。再拿把剪子从肚皮划开,扯出内脏全给扔到泔水桶里。

    方母说着,半弯下腰从瓮里捡出几粒炭,塞到炉眼里。生起火后又拿铫子去灌水,置在上头,泡壶滚水。

    我要,多少铜子一把?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