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页(2/2)

    虽则如此,揆叙心里犹放不下。此时提起即将出生的孩子,就不免想到挺着大肚子的妻子,脸上现出一抹怅然。

    特别是前年,容若右迁入礼部做侍郎,带着妻妾儿女回京之后,她每每看着侄子侄女在大嫂膝下承欢,眼里的渴慕都要溢出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等他孩子出生的时候,他肯定是不在京城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那就是成婚已有三载,耿格格的肚子却半点动静都没有。

    揆叙直起身子,手搭凉棚往远处招了招,只见胤禛和隆科多的身影已经变成了两个小黑点,急忙道:“小生先行一步,道长随后即可。”

    揆叙没想到,他替胤禛圆场,倒把自己给圆进去了,登时哭笑不得道:“道长就别笑话我了,我孩子都快出生了,哪里还算什么少年人?”

    想到玄真道人的本事,对于他说的,话揆叙还是相信的,脸上的神情登时便放松了。

    是的,当年从盛京回来不久,明珠就进宫请了旨,让揆叙和耿格格完婚。

    对于不能陪伴妻子生产,揆叙心里十分歉疚,临行之前特意花心思准备了重礼,分别拜托了母亲觉罗氏和大嫂管氏,请求她们照顾自己的妻子。

    但他们不着急,耿格格自己着急。

    揆叙继承了他阿玛明珠的优良传统,不是那种爱拈花惹草的人。耿格格也贤淑文雅,夫妻二人都属于文学爱好者,很有共同话题,因此感情极好。

    “当真如此,便借大师吉言了。”

    本来揆叙是不着急的,至于明珠夫妇,容若膝下已有两子,他们不缺孙子抱,也没有催促的意思。

    他们三兄弟本是一母同胞,自幼感情就好。揆叙对管氏这个大嫂又自来敬重。对于他的嘱托,管氏欣然应允。

    直到去年中秋,耿格格在太后娘娘的寿康宫里,被太医整出了喜脉,到如今也有七个多月了。

    他仔细诊治过后,给夫妻两人都开了方子,一直喝了半年苦药,才遵照老先生的医嘱停了药。

    见妻子思子成魔,揆叙便领着她一起去拜访了皇甫老先生。

    --

    玄真道人笑着提醒道:“四爷已经走远了,咱们也快追上去吧。”

    只是,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他们夫妻固然恩爱,却也有一样烦恼。

    玄真道人人老成精,转瞬间便明白他为何如此,乐呵呵地说:“纳兰公子放心,尊夫人这一胎,必然母子均安。”

    皇甫老先生研究医术已经有几百年了,什么样的疑难杂症没见过?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