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2/2)
顾凝:哇哦。
宋延愣了一下,竟然没有拒绝,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不常看微信,如果你发了消息我可能不会马上回,但是看到之后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作者有话说:
和顾凝预料的一样,林老和梁左江果然一见如故。
他把这场西藏之旅当作是过去和未来的分界,没想到却差点命丧于此。
林老明显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介绍过程中全神贯注,之后还细致地问了许多问题。
梁左江浓眉微挑,哈哈一笑,这个事说起来还真是机缘巧合,冥冥之中。
三个人吃完午饭后坐在基金会的茶室里,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参观完基金会后,梁左江又主动向林老讲起了基金会最近正在筹备的慈善项目。
梁左江拿出了私藏的极品金骏眉,还特意配上了前不久在拍卖会上拍来的紫砂壶茶具。但顾凝本身是喜欢绿茶多过红茶的,没喝出什么特别之处,倒是林老喝了一口便赞叹不已。
是一个针对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帮扶计划,包括资助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更新教学设备、提高师资水平;设立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照顾放学后的外来务工子女;还有为外来务工子女举办假期游学夏令营等一系列措施。
第5章 敬生命
虽然二人所处的行业不同,但都称得上是商场里的佼佼者,自然有许多共同语言。再加上林老和梁左江又都是不拘小节,洒脱豁达的性格,聊起来也越发投机。
林老在一室茶香袅袅中问道。
几年前,在签署了收购协议之后,梁左江去了趟西藏。
左江啊,按理说你这个年纪应该是正有抱负的时候,怎么忽然想到专心搞起慈善了?
她是天选之子吧,居然连微信号都要到了?
宋延:一般情况我是绝对不给私人电话和微信的,但这可是未来老婆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梁左江说这个项目是之前进行的留守儿童帮扶计划的姊妹篇,在之前推进留守儿童项目的过程中,他的团队发现一些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虽然没有留守农村,跟随父母来到了务工城市,但仍然面临着无法融入当地的公立学校、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教学水平较差,以及父母忙于打工放学后无人照顾等种种问题,直接导致这些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升学率同样很低。因此,上一个项目步入正轨后,基金会又立即开始筹备这个项目。
一方面,他心里清楚,被收购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但另一方面,毕竟让出了经营十几年的公司,他的心中难免有些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