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重组家庭的小女儿 第32节(2/3)

    想起刚刚为自己说话的好心人,宋晓转头过去道谢:“谢谢......”你啊。

    “给你你就拿着,快点。”

    有时候她也自己下厨去做吃的,爷爷奶奶和宋言义十分捧场,直夸她是宋家三代里厨艺最好的,能和做大厨出身的曾爷爷一较高下。

    她说她不知道,来问话的人就很不耐烦地说她:“你什么都不知道是怎么工作的?”

    “哦哦,不好意思,对不住了。”来人道了歉就挤到里面去找照相馆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但是里面只有两个人在,忙着拍照都来不及。

    拍好的胶卷攒了不少, 宋晓准备拿着去照相馆把照片给冲洗出来。拍的照片多,有些大合照还得洗两份,一份带回家, 一份留在爷爷奶奶这里。

    老太太见她背上小挎包准备出门, 赶紧把人叫住, 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票, 点了好几张大团结抽出来, “拍的照片都洗两份, 家里有个相册空着,正好装照片。”

    隔壁家的老太太听到声音, 背着手走出来看, “你家小孙女出去玩了?”

    “诶呀,真的不用。没钱了我再跟您要。”怕她直接塞钱, 宋晓挥挥手道了声“奶奶, 我走了啊”就跑了。

    最近的也就这一家照相馆,还有另外一家有些偏远,也难怪这家这么热闹了。

    “她不是照相馆的工作人员,你们问错人了。”

    隔壁家的奶奶送过来一袋花生,宋晓心血来潮做了一盘炸花生,香辣酥脆,光是味道就够香的,她特意做了给爷爷当下酒菜吃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面十几天,宋晓天天跟着宋言义往外跑。每天都是宋言义骑着自行车过来喊她,然后宋晓就噔噔磴地往外跑,和宋言义的朋友们打过招呼就坐上了他的后座出去玩。

    宋晓和宋言义两个能闹腾的在,家里就没少过大嗓音,大院里住得近一点的都知道宋家的小孙女留在京城过暑假,经常在家做好吃的。

    宋晓的失落很快就都被冲散掉,她在爷爷家里像个小霸王一样。

    “不用不用, 我妈给我钱了。您留着自己花。”宋晓背着手过去就是不接递过来的钱。她妈离开京城的前一晚, 还特意过来找她聊私房话, 塞给她一笔钱,就是用来洗照片和买东西孝敬两位老人家的。

    “也是,随她自己去吧。”想得开了,也就不担心了,还邀请隔壁的老姐妹过来家里坐坐。

    有不明情况的客人过来瞧见排队的人不少,就走过来问宋晓前面还有多少人在等,拍照片多少钱一张什么时候能拿,如果洗照片又是多少钱一张......

    正在专注前面问话的人的宋晓根本没注意听身后的声音有多熟悉,忙着点头跟人家解释:“是啊,你们问错人了,我不是工作人员,我也在排队。”

    老爷子住的这栋小白楼,一住就是十几年了,但是因为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成家出去独立门户,除非过年过节,都难得有这个时候的热闹。

    第48章 相馆遇见

    但是,站在身后的人怎么会是晏桥?

    宋言义这个叛徒, 说好的要陪她一起去的, 现在人跑去他外婆家里玩了,根本找不到人。

    “洗照片去了。叫她等等言义回来了再去, 她就非得自己去。”

    作者有话说:

    去到了照相馆,发现客人不少,她还得排队等着。照相馆里面太拥挤,宋晓就搬了张店里的小凳子坐到门外去。

    这一听就知道肯定是他又出去跟人家炫耀自己家孙女的厨艺和孝心,却被他的那帮老伙计们给抢吃的了。

    疯玩了一段时间,原来白嫩嫩的皮肤,在她某天洗澡低头一看时,突然发现自己晒黑了不少。

    老太太跟着小跑几步到门口,“自己出去注意安全啊, 早点回来。”

    “你啊就是瞎操心, 孩子大了就让她自己去呗, 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不跑外面,闷在家里没意思。”

    “知道了。”

    外面再好玩,也有玩腻的一天。宋晓很快就又闲不住地盯上了家里门前的小空地,就拉着奶奶去买菜种子回来种菜。每天傍晚吃过饭,宋晓也会跟着老爷子闲庭漫步地出去走走。

    家里没有人陪他喝酒,老爷子乐呵呵地一手拿着新得的好酒,一手端着还热乎的炸花生出门,没想到很快就光着盘子回来,气得小胡子一抖一抖的,嘴里碎碎叨叨地在骂着:“几个老不死的惯会蹬鼻子上脸,我就叫他们尝尝,全给我抢完了去,气死我!”

    宋晓大概记得照相馆的位置,出了大院就一直顺着大道往前走。早上八点的太阳还不太晒,呼吸着新鲜空气,不紧不慢地走着。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