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词是柳永(注1)的词,调是江南特有的小调,而那唱曲人的声音,蓝田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他在脑海中努力搜寻了一会儿,一个人名闪现了出来。

    是……林珑?

    作者有话说:

    注1:

    百度百科内容: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据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经常去妓院玩,他擅长填词。教坊中的乐工每次得到新的曲调,必求柳永填词,然后歌才能流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在丹徒任官时,曾见一从西夏归朝的官员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大丈夫胸怀天下

    ·经过几场春雨过后,轩璟宫院内的迎春花成片地盛开了。明黄色的花朵在皇宫内沉稳的红墙映衬下显得格外生意盎然。偶尔有两隻小巧白色蝴蝶在花丛中逗留徘徊,引得肥硕的御猫在一旁蠢蠢欲动。

    然而这屋外的一院子的明媚却被拦在轩璟宫的正殿的一道房门外。

    正殿寝屋内,宜太后倚靠在床上。

    只见宜太后满头银白的发丝散在身后,没有零星半点的珠翠点缀,脸上带着浓重的病气。

    “母后今日身子可好些了?”

    梁王褚安铭端坐在母亲床榻边,手持着一碗由宫女刚端上来的汤药。那汤药刚熬好,摸着还烫手,褚安铭用杓子在其中细心搅拌,想待其凉下来一些之后亲自喂给母亲。

    宜太后疲惫地抬着眼,抬起一隻未经历过半点风霜保养得如少女一般细腻的手,挡在自己面前又轻轻咳了几下。

    “好了许多了,今日稍许有了些胃口。”宜太后叹了口气:“哀家真的是老了,身子骨弱了,动不动就生病。”

    “母后,您一点也不老。”褚安铭说:“母后您只是因为前些日子乍暖还寒的时候受了凉。儿子那些天也不舒服了几天,找大夫喝了几服药才好的。”

    宜太后慈祥地看向褚安铭,略带心疼地说:“怪不得瞧你也消瘦了许多,精神不大好的样子。这变天的日子,你怎么不在温泉别院好好休养着?其实宫里头有太医和宫人伺候,你不必每日都进宫亲自来照料哀家的。”

    褚安铭低头看着手中的汤药,笑着道:“儿臣闲来无事,就想来陪陪母亲。”

    宜太后感慨:“哀家膝下当年养了那么多皇子,如今都四散各处,或者又如你皇兄那样日理万机一个月都见不上几次。只有你能陪在哀家身边,也真是不枉过去哀家最疼你。”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