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27节(2/2)

    虽说白菜价格低贱,可能换些银钱,对扶江县百姓们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还是庄稼。

    地里的水稻小麦,除去交田租的,够自己吃喝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说还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谁让他们每年卖的菜太少,没什么人愿意专门跑来一趟,收那么点菜,挣的钱不够费事的。他们每年产的白菜,不够隔壁县零头的,因为土地贫瘠,菜的质量也一般,显得更加鸡肋。

    说起来一年辛苦到头。

    平时也只能靠卖点菜有些余钱。

    等于说,自家白菜收成好,那过年的银钱便充裕,收成不好的话,能顾着自家过年吃就不错了。

    毕竟过了十一月,说话间便要过年了。

    如果那会自家田地就用上化肥, 那今年的收成?

    “又挣钱,地里庄稼长得也好,世上还有这样好的日子啊。”

    一时间,扶江县百姓就剩一件事。

    这种说笑自然是善意的。

    也有些村人开口道:“就是,天天闲出屁也不干活,眼红就去看病。”

    “我们之前还迷迷糊糊,觉得知县大人在诓我们。”

    说到底别看那些东西花里胡哨的, 可对百姓们最重要的东西,还是田地。

    --

    还好还好, 现在种下的豌豆跟白菜看起来还不错。

    如今大家关注的,都是地里的大白菜。

    如今想来,真是捶胸顿足, 后悔也晚了。

    “知县大人也太厉害了。”

    前者已经做了足够分量,下一波等明年再说。

    这也是今年最后一茬庄稼了。

    不要心疼就少放化肥,更不要揠苗助长就多放。

    扶江县百姓每天一睁开眼, 第一件事便是去田地里看看,瞧瞧这叶子, 瞧瞧这根茎, 长得多好啊。

    “原来化肥真能挣钱啊。”

    这种情况下,扶江县百姓能不看重白菜吗。

    商贩来的时候, 也会有货商随行,带着过年所需的物件,让卖了白菜的扶江县百姓们购买。

    豌豆先不用说,这东西要到明年二月才收获。

    那商贩拉着两个县城的白菜卖到潞州城。

    第25章

    昌盛三十二年十月下旬。

    “什么做梦,我们挣到钱了。今年过年,能给孩子们做新衣裳了。”

    说来说去,不少人还在笑,他们小知县年龄不大,唠叨的倒真像父母官一般。

    如果继续下去,那他们凌家湖,甚至扶江县?

    生怕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再毁了庄稼。

    凌里长忽然不敢想下去,总觉得扶江县会在新知县手里,变得格外不同!

    看庄稼!

    更多人还是沉浸在收到钱的喜悦里,更是忍不住道:“媳妇要不你掐我一下,看看是不是做梦?”

    也就是那商贩的娘子是扶江县人,这才顺手帮忙,每年辛苦跑过来。

    他们三人配合默契,直接把村里不安分的压制下去。

    纪炀也是刚知道这件事,既然事关百姓们过年的钱,纪炀自然无比上心,化肥的用法更是强调很多遍。

    就这还要依靠有人愿意收购,所以扶江县百姓对隔壁县城商贩过来,其实充满感激。

    可以说,扶江县所有百姓对纪炀改观,就是批条预支化肥开始。

    有些百姓甚至后悔, 早知道化肥这样好, 他们早早就应该用到小麦水稻上, 可惜那会知县大人让他们免费去县衙领, 他们都不愿意去。

    种这些白菜, 基本两个用途,一部分是自家过冬吃, 另一部分则是十一月中旬时候, 隔壁县城有商贩过来收购。

    “也给你做一件,你之前的头绳也要换了,嘿嘿挣钱真好。”

    凌家湖的化肥作坊跟县城的葫芦作坊也暂时歇业。

    葫芦作坊则因为,今年的葫芦已经用光, 只等着头一批打开销量,也等着明年再说。

    经过这小半年的相处,大家若还不知道小知县是什么样的人,那他们真是眼瞎了。

    不能想了不能想了, 越想越觉得亏。

    凌里长看着,心里不由得激动,新知县来了半年时间,就给他们凌家湖带来这样大的变化。

    “以后都要听知县大人的话,说不定能挣更多钱呢。”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