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36节(2/3)

    再把马家湾南边的赤北涧引到最南边的三江村。

    上集村还好,他们背靠墨子山,还能有山上的水引下来方便灌溉跟日常使用。

    地势也是北高南低。

    就算今年不能完工,稍微有点雏形也是好的,水利之事不能耽误,能做一点是一点。

    纪炀这次的想法便是,从上集村出发,依靠北高南低的走势,让最北边的上集村山泉水引到居中的马家湾。

    而马家湾跟三江村则依靠两村中间一个叫赤北涧的地方,涧的意思是山间流水的沟,两个村子的人都会来这里打水。

    若当地长官是个好的,也不会太过劳累他们,就算真有工事要修,也会给够银钱。

    好在现在的承平国皇帝轻徭薄赋,不管是税收还是徭役都管得极宽松。

    纪炀哭笑不得:“我哪懂什么水利,不过是简单的引流,也属于试着做一做,好在这中间没什么山,地势也合适。”

    至于农田灌溉,一个看天,一个看田地距离赤北涧或远或近。

    旱季干了也就干了。

    这些水主要用于灌溉农田。

    纪炀规划说出的时候,整个衙门一片安静。

    众人下意识点头。

    不过规定是规定,能不能做到,百姓苦不苦,其实还要看当朝皇帝,当地长官的意思。

    “只要这两条小水渠修成,夏秋两季灌溉不成问题。”

    剩下便是扶江县西边的三个村子,从北到南的依次顺序是上集村,马家湾,三江村。

    “日头太晒时候不要动工,赶在早上傍晚来做。”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个不小的工程,好在小水渠不用挖得太深,只要在夏季水流大的时候,有水可用就行。

    过了许久,玉县丞才道:“知县大人,我都不知道您还懂水利?”

    回到劳役上,纪炀今年组织的劳役并非给自己,或者给衙门修什么东西,而是下令让各个村子修建水渠。

    “不多说了,凌县尉尽快组织起来。”

    劳役的一年二十天,也变成一年十天,税收也减轻两成,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不过这都是很久远的记忆。

    种田,一个是地,一个是水。

    纪炀早在去年便走遍整个扶江县。

    自然是成的!

    到承平国初期,劳役的一天已经变成一年二十天,这二十天任由当地长官征调,超过时间则要给百姓役钱。

    纪炀其实在原身的记忆里,好像见过这位陛下,陛下甚是和善,那会好像是他刚得知妃子有孕,还赏了在场不少人一些珍玩。

    但水利要是成了,各户的庄稼还能再往上窜一窜。

    不少人都说如今承平国中兴局面,都是陛下一手创建,他老人家在位三十三年,帝后和睦,抚恤万民,实在是个好皇帝。

    要是个贪图享乐的,那便会随意征调当地百姓大兴土木,给自己修个园子,修个楼阁也是常有,给不给钱,给多少全看心情。

    其中扶江县东边凌家湖,玉家湖自不用说,他们两个村子附近都有水源,灌溉十分方便,这次修水渠自然没他们。

    至于怎么把水引到各家农田里面,那就是后续一点点的工作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