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269节(2/2)
下次再试!
纪炀并未问太多,林婉芸做事,他哪有不放心的。
皇帝早就收到纪炀送来的书信,明显把关市税用途的事递到他手上。
而这次的结果更为无奈。
看似请示用途,其实是让他来“说服”宗室。
更缺了些敏锐。
可又不能说它没有用?
但明白, 跟把钱用在自己身上,那是两回事。
--
这次五姑娘没跟着去,她跟韩大夫在商议开设女子书院,准备传授医术。
过了正月十五,送云中去指挥营,纪炀则要启程去古博城,水泥也研究一两个月了,那边来信说有了进度。
那四只轻伤的,全都没了?根据经验,全都是过敏没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的孩子自己是知道的。
纵然自己的儿子没有说出什么深刻的道理,但他心思淳厚, 能够考虑到事情的根本, 就说明是个明白孩子。
皇帝没说的是, 就算皇子说按照律法给到宗室,他也会点头。
皇子徐九祥认真道:“父皇,应该把关市税交给灌江府, 建设边关。”
十二岁,现代小升初的年纪。
此时的汴京。
不过好歹是有进展的,如今大半年时间,就能做出二十份的量,已经很不错了。
第110章
“以往关市税不多, 约莫有几十年并未开放关市, 那时候宗室的银钱都够用。”皇子想到自己叔叔伯伯姑姑们往日的奢靡, 开口道, “对比起来,还是修建城墙更重要。”
虽然收获只有一点点。
顺便把用关税买来的建筑材料也带过去。
以最朴素的想法, 也该想到, 那边的城墙有多重要, 加固收复的古博城多重要。
虽不是什么天纵奇才, 可他懂事理,明是非, 能分辨忠奸。
说走便走,交代完事情,正月十八,纪炀便带着小吏鲁战,岳文塞,还有卫蓝安排的护卫出发。
他不清楚啊!
其实宗室的人未必不明白。
什么?
这种事,纪炀肯定亲自前去。
他们做出来的青霉素堪称毒药啊。
反正小兔兔这么可爱,他们可以再试很多次!
两人也不丧气。
那是起过好几次兵乱的边关。
应该按照祖宗律法,把关市税给到宗室, 还是依照纪炀的请求, 拨到城墙用。
不过这事不算简单,需要慢慢斟酌。
但他同样会让皇子看看,把银钱给到宗室的后果。
关市税要给宗室?
勤勉有加,克己守礼。
府衙暂时交给布政使,这位布政使脾气温和,一看就是辅佐的好手。
皇帝笑着摇头,让观政一年了的皇子再次看看这封文书,开口询问道:“皇儿觉得,这事要不要同意,纪炀又有什么想法?”
十二岁的皇子已经在桌案前有了自己的凳子,但他身量到底不够,只能努力挺直腰板,认真看着文书,回答父皇提出的问题。
皇帝微微点头:“那就建设边关。”
但身为皇子,他却要考虑这样的国家大事, 好在他有父亲,有下面的臣子,还有自己本身就勤勉的性子。
更是个听劝的孩子。
而朝廷说的灌江府通判,迟迟也没消息,布政使更是知道,这是陛下开恩,让纪大人放开手脚做事,所以根本不拿年龄上的架子,做事痛快得很。
有什么问题,就去找陛下吧!
摆在十二岁皇子面前的, 是两个问题。
六只重伤的,三只明显已经得救,另外三只死透了。
在普通孩童中还算聪慧,但作为帝王的儿子,作为未来的太子,他缺了些狠,缺了些果敢。
这几年的辛苦是有收获的。